产品开发过程是围绕客户需求和商业目标实现的价值创造过程。在IPD的质量理念中,要求“一次把事情做对”,而不是不断地修改和返工,这样体现在产品开发流程设计中。规划和立项流程保障产品开发做正确的事情,IPD保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正确地做事。这样才能减少质量成本,这里的质量实际上是管理的质量。
新产品最终质量是由研发过程决定,因此质量管理工作是嵌入整个研发过程中的。那么研发质量的谁的责任呢?有些企业设置有一个角色叫PQA,叫过程质量保证工程师,所以就认为研发质量就是PQA来负责。难道这是合理的吗?
大家可以想想,用在马路上开车的司机和警察可以做个类比,保持交通状况的秩序井然是交警的责任还是司机的责任呢?作为一个老司机,我认为首先咱要遵纪守法,这首先是咱的责任和义务,咱要懂法,守法,而交警在于普法,监督和执法。这样大家是不是就明白研发质量的主体是谁了吧。
至于新产品开发中如何管理质量呢?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 价值为纲,人事两全。什么是价值呢?价值就是围绕客户需求开展工作,质量的定义是什么?克劳斯比有句名言:质量就是与需求的一致性。所以,进行质量管理首先要搞清楚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包括哪些明示的需求和隐含的需求。人事两全是什么意思呢?人,就是产品开发团队,以及维护研发流程执行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过程质量保证工程师PQA,有人说我们公司没有PQA,那么我问你,没有交警的路段,你就可以随意创红灯吗?所谓事,就是开始质量管理工作的套路,为什么说是套路呢?套路是做事方式的优秀实践的固化,是持续改进的基础。不按套路出牌成功的概率就会很低,套路也就是规则,华为任总所说的,用规则的确定来应对结果的不确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就简要介绍下,基于IPD思想的产品开发流程中,如何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呢?
对应于IPD主干流程的各个阶段,其质量管理活动可概括如下:
• 概念阶段:本阶段主要完成质量策划工作,即依据公司及产品线的质量方针政策、目标客户的要求和期望,以及历史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IPD产品开发流程体系、企业度量体系和相关团队成员的技能现状,对质量目标及达成质量目标的过程进行策划,形成产品开发过程和产品开发结果的质量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关键措施和所需要的资源、环境、工具等。质量策划活动的关键结论需要合入产品包业务计划书中,作为质量域的业务计划部分;
• 计划阶段:本阶段的关键目标是对概念阶段形成的质量目标和措施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形成可以达成的质量目标和可落地的质量计划。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要合入最终的产品包业务计划中,作为质量域业务计划部分;
• 开发和验证阶段:质量域的关键活动在于根据质量计划开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开发过程中DCP决策质量的控制、TR及Sub-TR评审质量的控制以及各领域关键活动的质量保障,如设计、开发、产品集成与验证等工程活动等。另外在每个阶段,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应通过流程引导与培训、度量和审计等质量管理手段“防患于未然”,通过过程控制确保产品开发的结果满足质量目标的要求。最终ADCP给出质量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估;
• 发布和生命周期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是质量改进类的活动,对上市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跟踪,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推动闭环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