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乘数效应,让主观能动的价值得以放大

乘数效应,让主观能动的价值得以放大

作者: 耳尧 | 来源:发表于2023-05-14 16:33 被阅读0次

我们知道,经济的波动是由与总需求、总供给的诸多因素造成的。那么,各个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多大呢?用经济学的说法是:各种变量在经济中的传导机制是什么呢?


乘数模型

经济学中,最简单,也最基本的方法是:凯恩斯的乘数模型。

乘数模型是用来解释总需求与产出(GDP)关系的模型。与所有模型都需要假设一样,乘数模型也不例外。具体说,有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工资和价格固定不变。

为何假设工资和价格固定?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总需求发生波动时,产出、工资、价格都可能变动。假定其他变量是固定值,这是研究两个变量关系的主要思维。虽然现实不是这样,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所研究的各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才能更清楚的被发现。

第二个假设:社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这个假设的目的是确保“工资和价格固定不变”这个假设能够成立。


乘数大于1

在以上两个假设后,经济学家研究出:投资、政府采购、税收这三个变量的增加会引起其1倍以上GDP的增加,也就是:这三项所引起的GDP的增加量会大于三项本身的增加量。

简单说:乘数大于1。打个比方,我投资1元,可能会产生2元甚至更多的收益。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效应?因为从开始投资,到GDP增长,中间经历了多轮边际消费

假设我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了价值1000元的木屋。木匠和木材生产者因此增加1000元的收入,但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如果木匠和木材生产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均为2/3,也就是他们会支出667元购买新的消费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者会增加667元的收入,这些收入再次按照边际倾向2/3计算,又支出444元。这个过程一直持续,每一轮新支出都是上一轮新收入的2/3。最终结果是GDP 变为原来投资额的三倍。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个词:刺激。在了解了乘数模型后,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会更深刻了。“刺激”是指通过对一个要素的小的扰动,最终造成数倍的冲击结果。

这可能就是“蝴蝶效应”在经济学上的体现吧。


影响程度

具体到影响程度上,投资和政府采购的乘数效应一样,是最大的。理论上会有3到4倍的增幅。减免税收的乘数效应会弱一点,因为税收减免后的可支配收入并未全部用于投资,而是被部分储蓄分流了。

当然,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同时影响着总产出(GDP),所以,虽然理论上有3~4倍的增幅,实际经验上,乘数一般在1~1.5。

相关文章

  •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你的消费,都是别人的收入。他的收入,又会变成新的消费,或者投资,GDP因此会越滚越大,这就是乘数效应。

  • 宏观经济学 之 凯恩斯乘数:一家公司的玻璃被打破后

    1)名词:乘数和乘数效应(又称凯恩斯乘数) 2)解释:乘数,是一个系数,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就可以得到此投...

  • 一分钟看清2021年经济

    从经济周期来看,乘数效应显现,需求加速追赶供给。疫情是典型的供给冲击,但供给会传导至需求,而且在乘数效应的作...

  • 时间的乘数效应

    小伙伴从澳洲留学归来,彼此询问起两年以来的变化,谈论起最让自己高兴、自豪、纠结困惑的事情分别有哪些,然后会用什...

  • 一建笔记 杜邦体系框架

    净资产收益率表示,总资产净利率是在自有资产放大了多少倍杠杆得到,所以要乘以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大表示负债高,高杠杆...

  • 漏斗模型与乘数效应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也常提到:“我一次...

  • 乘数效应与货币供应

    继续来讲关于小陈银行的故事,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们重新设计一下故事。 假设这是一个原始社会,人们还是使用黄金作为货...

  • Day.21 乘数效应

    西方经济学书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是不是很官方,也干巴巴...

  • 胡说教育的乘数效应

    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教育,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标准。如果一个...

  • 放大效应

    之前看见超市卖猪肉或者熟肉铺哪里白天都打有许多灯光。原来以为驱蚊蝇,后来知道那样可以使色泽感觉更新鲜。 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乘数效应,让主观能动的价值得以放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up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