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经济的波动是由与总需求、总供给的诸多因素造成的。那么,各个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多大呢?用经济学的说法是:各种变量在经济中的传导机制是什么呢?
乘数模型
经济学中,最简单,也最基本的方法是:凯恩斯的乘数模型。
乘数模型是用来解释总需求与产出(GDP)关系的模型。与所有模型都需要假设一样,乘数模型也不例外。具体说,有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工资和价格固定不变。
为何假设工资和价格固定?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总需求发生波动时,产出、工资、价格都可能变动。假定其他变量是固定值,这是研究两个变量关系的主要思维。虽然现实不是这样,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所研究的各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才能更清楚的被发现。
第二个假设:社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这个假设的目的是确保“工资和价格固定不变”这个假设能够成立。
乘数大于1
在以上两个假设后,经济学家研究出:投资、政府采购、税收这三个变量的增加会引起其1倍以上GDP的增加,也就是:这三项所引起的GDP的增加量会大于三项本身的增加量。
简单说:乘数大于1。打个比方,我投资1元,可能会产生2元甚至更多的收益。
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效应?因为从开始投资,到GDP增长,中间经历了多轮边际消费。
假设我利用闲置资源建造了价值1000元的木屋。木匠和木材生产者因此增加1000元的收入,但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如果木匠和木材生产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均为2/3,也就是他们会支出667元购买新的消费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者会增加667元的收入,这些收入再次按照边际倾向2/3计算,又支出444元。这个过程一直持续,每一轮新支出都是上一轮新收入的2/3。最终结果是GDP 变为原来投资额的三倍。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个词:刺激。在了解了乘数模型后,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会更深刻了。“刺激”是指通过对一个要素的小的扰动,最终造成数倍的冲击结果。
这可能就是“蝴蝶效应”在经济学上的体现吧。
影响程度
具体到影响程度上,投资和政府采购的乘数效应一样,是最大的。理论上会有3到4倍的增幅。减免税收的乘数效应会弱一点,因为税收减免后的可支配收入并未全部用于投资,而是被部分储蓄分流了。
当然,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同时影响着总产出(GDP),所以,虽然理论上有3~4倍的增幅,实际经验上,乘数一般在1~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