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小明星接连塌房,粉丝为偶像花几百万,送几十万的大牌。回想自己做过的消费是学生时代的明星粘粘纸,初入职场时的几张唱片,几乎没有特地给哪个偶像消费过。真不敢想这些孩子连“偶像”的微信都有,送那么名贵的礼物。可能主要原因还在于:我穷。
我心想,应该是少女吧,年龄段虽不确定,至少都可以称呼为少女的。一部分少女喜欢看外在的东西,从身形五官,从言谈举止,因为看上去的美好,就连带着想象了所有的美好。这个塌了换下一个。
偶像是个产品,是可以训练的,从礼仪举止到唱跳演戏都是可培训的,虽然也是千里挑一,也有天赋与努力,相对来说并不难。
你要做到上层哪行容易?律师证难考吧,数学物理烧脑吧。一个唱跳节目,编个舞编个歌,里面有套路在的,并没有多难,只要有粉丝要看,只要养眼就够了。看多了,那些套路我都感觉到了,哪怕说比较专业的这街节目,大多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东西。比这些要难的事太多了。
嘴上说着舞台梦,真有舞台梦吗?未必,都是说词。你说他们练舞辛苦,怎么不说武校里那些孩子练武辛苦呢?其实这些辛苦不值一提。出道前的心理压力,出道前的挑战,去看看医生要成为医生前的苦练看。
相对来说,这是一个相对容易又轻松的事,享受的却是王子公主般的待遇,大量的人围着转。容忍度实在是高啊,就占着好看的外表,还算过眼的唱跳和演技。
就是因为这钱太容易赚,所以这公司生产的产品质地越来越差,没有潜心打磨,出来的都够不上一等品。
作为过来人,多少年了,我也一直会被帅气的身姿吸引,喜欢看街舞看帅哥。可能是年纪大,也可能是失望多了,现在的各种节目影视剧都激不起一点波澜。
这两天看《天才基本法》,对小裴之很是欣赏,翻视频时总会跳出这个小演员在跳舞和表演的内容。换以前,又可以有个养成系似的心情了,毕竟曾经也这样幻想过小囝。的确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了,还夸他跳舞帅,的确是帅,但不会再有以前的感觉了,我喜欢的是那个学霸小裴之罢了,和那孩子无关。我总算没有那股子心性了。
也许是读了几本书,也许是小囝更喜欢与我谈论天文历史之类的,我更欣赏学识。最近小囝在接触物竞,这个过程我见识到知识的深度,小囝脑袋大爆炸似的痛苦。小囝曾经也学过跳舞,相较之下,跳舞上的知识与技能的体量不足一提。唱唱跳跳罢了,一般学学能有多难?反正也没有多少精益求精。
这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物理,但可以没有他们唱歌跳舞的舞台。也不必事事样样都证明中国人很强,大国自信不需要别人的肯定,所以这个荣誉也不是多么重要。
这样说不是否定他们这个群体,只是在反驳他们整日里的那套说词,还有他们的那股子傲慢。多努力、多辛苦,这些真的不配。尤其有些演员说演员是高危职业,真是相当可笑。
假如诺亚方舟选必须的从业人员,我感觉没演员什么事,更没这些蹦蹦跳跳的小年轻什么事。这些都是繁荣社会中的点缀罢了,是时代赋予了他们这样的机会,却自以为自己多了不起,游戏人间起来。
偶像这个产品的质地越来越差,也有一部分是粉丝越来越低的底线。新一代里有哪几个真正值得尊重的偶像啊?凤毛麟角。
少一些自我代入,少一些自我想象,少一些自我感动,就少一些粉丝经济,减少需求量从而将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也许以后能增强点企业责任心,多搞点研发,提升点偶像生产线上的技术水平,将偶像生产的品质提高一些,起码值回价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