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我所阐述的不外乎痛苦以及痛苦的终结。”从头到尾,佛陀的训诫都关乎痛苦的问题:痛苦如何产生,又如何被消除。
很多思想家都思考关于痛苦的问题,但他们中间很少有像佛陀那样执着的。关于痛苦的起源和普遍性,他的思想很有原创性,也很深刻。而他关于如何消除的思想则相当让人吃惊。
人生皆苦
佛学思想的基石,也即四圣谛(苦、集、灭、道)中的第一圣谛是人生皆苦。佛陀着重阐述了这个观点:“出生是苦,衰老是苦,病痛是苦,死亡是苦,与不快乐是苦,离开快乐的事是苦,得不到想要的和为之奋斗的事物也是苦。”
痛苦不是时不时从外部加添给某人的事物,也不是能够通过好运和悉心管理得以消除的事物。痛苦与人生交织在一起,人生皆苦。
痛苦的根源
佛陀接下来指出他的第二个圣谛:痛苦来自于渴求。
佛陀告诉我们,此世不是永恒。世界以及其中的每样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时刻保持不变。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也不是永生的。我们身体器官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它们屈从于衰老,注定会消亡。此外,心灵比肉体更加不稳定。我们可以产生印象、概念、感觉和欲望,但它们时刻都在取代之前的想法,以至于心灵总是“一念消亡,一念又起”。
物质和心灵世界的短暂不居,导致了痛苦的产生。追求稳定而持续的幸福是我们天性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世事无常,我们享有的任何幸福都只是转瞬即逝,终难圆满。
我们的渴求仿若给痛苦之火浇上燃油,它让我们紧抓住财产、关系、快乐的体验以及生活本身不放。然而,所有这些事物都是无常的,难以使人饱足。于是,我们就转而追求新事物,结果自然也无法令人满意。人们这样循环往复。
即便死亡也无法让我们脱离痛苦。给痛苦之火浇上欲望之油,不仅让我们在此世受苦,也会让我们在来世受苦。被欲望所激发的行为产生了因果业报,而业报又造成了轮回——死亡与重生的循环。因此,我们的此生和来生都是痛苦的。
痛苦的终结
所有这些使得痛苦似乎是必然的,无法逃避的。然而,佛陀确信,痛苦可以被终结。这就是他的第三圣谛。
当我们根除痛苦产生的原因,也即放弃欲望时,痛苦就会消失。佛陀说:“僧人们啊,这就是消除痛苦的真谛啊。必须彻底消除欲望、脱离欲望、否弃欲望、摆脱欲望,决不能沾染上它。”
欲望点燃并加剧了痛苦。因此要消除痛苦,我们一定要摒弃欲望。这就是佛陀提出的彻底而富有逻辑的解决方案。一旦没有了欲望,人们就会涅槃或觉悟。这是一种绝对平静而自由的状态,一种精神极度愉悦的状态,一种内心纯净而安稳的状态,觉悟之人不会追求任何事物,于是,就能免于焦虑和忧愁,也就免于痛苦。
觉悟之人死后不会重生,是去了各种净土。终极涅槃的特征。人们对终极涅槃做出了诸多形形色色的猜测,然而这势必让人分心,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更重要的获得觉悟的身上。
终结之路
为了终结痛苦,我们必须要远离欲望。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有可能吗?佛陀的答案在他提出的第四圣谛:有一条通向痛苦终点的道路。
佛陀说,终结痛苦、达致涅槃的方法是采行“八正道”这是一种追求美德和知识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八个方面: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八正道”是让心智、情感和道德发生自我改变的途径。这意味着,通过实践它,我们的无知和自我欲望就能得到克服,涅槃就会发生。
佛陀的哲学核心思想是,痛苦和不满源自于心灵对人生境遇的反应方式。这个世界无物永恒:成功之后是失败,快乐之后是痛苦,生命之后是死亡。从根本上来讲,这些事物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然而,我们能掌控的,或者说至少能够学者掌控的,是自我心智对于这些事物的反应。
这是十分有趣而且深刻的洞见。因此尽管生活有起有落,但我们总能够幸福地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