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依我之见,父子之爱忠于业,母女之情显于表,师徒之谊出于奇。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家乡的村学里留不住老师,新来的老师待上个一年半载就调到其他学校去了,来了一个走了一个,村上的人早已看惯这种季节式的变幻。唯一有一位本地的老师是这里的“忠臣”,也是“长任”校长。
他姓李,村上的人都叫他李老师。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学校的屋顶,烟窗里的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的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李老师总是拿着一本发黄的笔记本,在学生前面走来走去,一面督促学生背课文,一面自己记成语。因为他也是我的语文老师,所以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八十年代,农村的生活并不富裕,学生们今天没有钢笔,明天缺了墨水,而且大多村上的孩子都是李老师的亲戚。给学生们买钢笔、墨水、作业本……成了常事。正因为这样,许多孩子才在上学的路上坚持了下去,如今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上班,甚至做了部门主管。
十年前的一个下午,老乡打电话邀我去看李老师,我惊奇的问:“老师病了”“嗯,这次病的不轻,在县医院住院”,电话里的声音很低沉,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似的。我撂下手中的活,急匆匆的赶去。医院门口的铁门旁几个人在等候。红娃已经很急躁的样子,叫嚷道“快点嘛,等你好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