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吧
《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作者: 刘梦扬Lynn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09:56 被阅读267次

    第94篇日记   @New York


    我大约在半年前读完了这本书,当时觉得受益匪浅。该书作者为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她在coursera上开了一门叫做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课程,反响很好。这半年时间里,对此书许多观点的印象逐渐模糊,有碍于实践,于是将此书框架与精髓整理如下。

    1. 学习即创造

    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考模式: 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非常精确,让注意力把大脑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专注地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memory trace)的过程。

    发散模式:有助于处理新的概念与陌生的问题,并发掘新点子,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所以,要解出难题或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

    由专注模式转换为发散模式:关键在于去做别的事,直到大脑意识自然地忘掉之前的问题(3B方法:睡觉,洗澡,坐公交),离开自己平时的学习地点,到别处回想材料,可以让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进入下一次专注模式前,应有足够长的休息时间,几个小时足够发散模式去的重要进展;但时间不可以太长,学习新概念时,在一天内复习。

    不断增加的挫败感往往是有益信号,提醒你是时候转换到发散模式。

    当真的被难住时,沟通非常必要。在提问前,自己先把问题大卸八块,足够深入地把基本概念印刻在心里,会更易于接受别人的解释。学习意味着先摄入一些内容,然后才能为要吸收的另一些内容赋予意义。

    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只能容纳四个组块。

    长期记忆:更像仓库,永久保存信息。只是有时信息藏得太深,难以找到。

    将信息从工作记忆转为长期记忆:间隔重复。不断重复要记忆的内容(生词、解题技巧etc.),连续重复几天,这为一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休息一天;多进行几个阶段,延长时间,效果更好(每天重复几次,坚持几天、几周效果比一天重复20多次更好)。

    睡眠与知识入梦(发散模式):

    睡眠可以帮助你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真正理解知识,攻克难题;巩固重点,修剪旁枝末节。

    知识入梦的前提是专注模式下知识的种子扎了根,发散模式才能开花结果。

    2. 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什么是组块(chunks)?

    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要熟练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心思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如何构建组块?(主要运用于数学与科学问题,塑造不同概念的组块有多种方法)

    第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拒绝任何干扰注意力的东西:电子产品,消息提醒,背景音等。(想法:开始一项学习任务时要有仪式感,全身心投入,因为我即将进行一次伟大的创造,在我的脑海里创造新的神经模型,并将新模型和遍布大脑各处的既有模型联结起来。)

    第二步,理解。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暂时只要求基本理解,即合成信息得出关键要义就好。PS:找些问题来测验新学到的解题方法,会提高你在本阶段的学习效率,加深理解。

    第三步,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练习!练习可以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带宽,稳固连接到组块的神经线路,并会成为多条痕迹路径上的一站。PS:如果不能理解课程中提到的方法,不妨驻足回顾,上网查找最先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或最早使用这个方法的人;试着去理解那位发明者,他是如何得到的概念,又是如何使用的,通过这些认识到这种方法的必要性,以及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刻意练习):

    第一步,全程在纸上独立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

    第二步,重做一次,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第三步,休息一下,进入发散模式;

    第四步,睡觉前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如果卡住,就反过来去聆听问题的声音;

    第五步,第二天尽快地把这个问题再做一遍,多关注问题中最困扰你的那个部分(持续关注难点);

    第六步,给自己添新题;再挑一道重难点题目,重复1-5;

    第七步,主动重复。走去图书馆的路上、锻炼的时候、任何空闲时间……

    “从下至上”与“从上至下”的组块:

    从下至上: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与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可以轻松获取需要的信息(因为熟练、熟悉);

    从上至下:是一个纵览全局的过程。能让你看到知识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快速浏览章节,或去听一场条理清晰的演讲,都能获得宏观图景)

    背景环境正是这两个过程交汇之处,意味着学会因地制宜地做出选择。如,学会如何使用某种解题技巧,也是一种组块能力。

    能力错觉与回想的重要性: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而不是单纯阅读。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主动提取关键信息,而非被动获取知识,可使自己更加精力集中并高效。

    如何做:合上书本,回忆要点。在读每一页时,试着概括出主要内容并铭记在心,然后翻到下一页。利用重读间隔进行回想,争取独立解决问题。学习知识24小时内对其进行回想练习,并尽可能再写一遍听过课程的笔记,这样有助于巩固新形成的组块,揭露自己理解上的漏洞。要保证每天所学知识能脱口而出。

    实现从概念到应用的飞跃:不断运用概念,直到其变成自己的第二天性。

    慢直觉(slow hunch):专注与发散的思维过程经过长年累月地细火慢炖,产生创造性的突破。如,比尔盖茨等各业界领军人物会整周地阅读,一次性处理大量不同方向的想法。创意丰富的科学家与专业能力强但缺乏想象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关键在于兴趣的广泛程度不同。

    穿插学习法:解决混杂交错的各种问题,而非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一旦巩固了一种技巧的基本思路,就要开始穿插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尽可能地穿插混合着学习,这有利于前瞻性地看待章节最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做:偶尔刻意去解决完全不同的问题;打开书本,任选一页做题,尽可能不要看除了问题之外的内容,最好用手把这些最初的解题方法、图表或概念都写下来;复习时折腾一番,如在不同章节材料中跳跃着复习题目。

    测试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时常给自己来场小测验:

    回想练习即一种小测验;给自己压力,限时练习等。

    3. 释放无限潜力

    大脑的重塑由你掌握。重塑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明智地对待你大脑的优势和弱点。

    提升专注力:从容地重新定向自己对干扰信号的反应。

    了解学习自相矛盾的本质:解决问题需要专注力,过度专注也有可能会限制我饿们的解题能力,所以需要用各种办法融合学习中许多自相矛盾的特点。

    简化!世界上最擅长思考的人长久以来在用的一个窍门就是简化,用小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事物。把握被组块简化过的思想精髓才是王道。

    4. 学习流程(个人总结):

    知识内化过程 学习方法流程

    Tips:

    手写比输入更有助于记忆;

    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先做完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

    确定每天什么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

    间隔开重复动作:无论学哪门课,不要安排太集中,大脑就像一块肌肉,一次只能处理某学科一定的练习量;

    考前重温书中考试tip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dn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