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匆匆,太匆匆,雨天多,晴天少,只记得烟雨蒙蒙,淅淅沥沥。然而,无论在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时光里,还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泞里,依然可以见证成长的足迹,听到生命的花开。

十月之培训
十月中旬的10天,我和一群来自洛阳市各个初中的60多位优秀英语教师,一起在美丽的洛阳师范学院度过。这是继七月份培训的下一时段,以集中授课为主,穿插三天的焦作18中、平顶山41中、郑州八中三所优秀学校的考察培训。久别后的重逢,使这一群年龄相差比较大的老师们,显得那么激动而活跃,真实而风趣。班主任还是拥有招牌微笑的梁成功老师,助教换成了另外两个小清新,不管是培训、考察还是业余生活,大家都和谐相处,温暖的像一家人。原本打算10号下午结束手头的工作以后,再去报到,上午将近11:00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要求1:30必须返校。也好,地球离了我会转得好好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就这样,美好的培训生活开始了!
在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感受着陶瓷艺术的曼妙唯美和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对三彩文化知之甚少,又如何去传播美好呢?真的很汗颜啊!而像郭爱和这样的艺术大师,不仅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进行再创造,将洛阳的地方艺术瑰宝发扬光大。作为教师,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更有这样的使命。走出三彩艺术馆,我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一些。于是制作美篇,检视和警醒自己。
来自河北保定三中的任艳玲老师,课堂幽默风趣,讲座深入浅出,充分显示出她在英语教学研究中的用心、用情和专业。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Craig老师,系统分享了英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和高中的教育。谁说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呢?其实在西方大多数国家,小学时候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直接就决定了高中的走向和能不能上大学。他们的学分机制和评价机制很难让一个小学后进生逆转进入好大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我们都在质疑甚至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时,殊不知现在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效仿我们的做法。每种制度都有他背后的国情和现实基础,不负责任的否认实在不应该是我们教育者应有的态度。我认为在当下的中国,中考和高考是最公平的教育制度。如果没有这样的指挥棒我可能还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每天往返于豆腐块的土地之间种庄稼,放牛羊。
洛龙区的教研员魏晓黎老师,集从容、自信、睿智、美丽、才华、务实、严谨、博学等所有美好于一身,并把这些美好浓缩于一个上午3小时的讲座中。她是第一批来自信阳师院的优秀毕业生,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千里迢迢远赴洛阳,支援我们的建设和教育,并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次见到端庄典雅的魏老师,总不免心生羡慕与崇敬之情。很多人都说,我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太满,每天24小时马不停蹄:上课、开会、批作业、找学生、布置工作、安排任务,在学校辗转于课堂、校园与工程之间,回到家又忙于读书、学习、成长、公益和各种聚会。那魏老师又是怎样的工作状态呢?她在教研室上班,每周二、三、四3天都外出到各学校听课,指导教研,剩下的两天开会、处理杂务、外出讲座,可想而知她的生活有多繁忙!看到魏老师,你就知道,工作不会把人累坏,只有无谓的压力、焦虑和痛苦,才能把人压垮。所以敢工作、会工作、善工作才是不累的法宝,才是养生的真谛。这么看来,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式,真的可以滋润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养生的另一种手段。不是吗?
到平顶山41中和郑州八中两次考察都与我无缘,因为我必须请假到洛阳市委党校参加学校法人代表培训。然而仅有两天半的培训,第一个半天因为校长会请假,第三天因为突发的课题任务不得不再次请假。焦作18中的参观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团队的课堂研究是一大特色。在听课参观和交流之余,我为他们朴实扎实、根深叶茂的精微课堂探究、教研和课堂文化而由衷赞叹,更对学校领导团队的率先垂范与躬行引领而敬佩折服!如果仅从外表看,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独具特色的、外显的校园文化,和洛阳市各个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在一个层面上,在洛阳某些名校,我经常被焕然一新、高端大气的校园文化、楼道文化、办公室文化、班级文化等吸引、驻足、欣赏,同时我也常常陷入深思:剥开或朴素、或华丽的外显文化,翻开教育的里子,我们又能看到和感受到什么呢?
十月之教研
九月份的英语教研活动,使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因为我上课太随意给了孙云斐老师不正确的示范,这是我听完她的微型课之后才觉察和发现的,于是爱下决心,调整自己的日常教学。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高年级则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所以相对于由综合的分析的学习方式,他们更适合由分析到综合的形式。具体到英语课堂就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再从面到体。也就是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去教材、课文、文本中找答案,掌握知识,进而再离开文本,走进生活,运用教材中所学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此基础上外化于语言交流的行动。如何在找到文本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呢?唯一的答案就是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包括单词、词组、句子和简单的对话。这样,在语境中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篇的学习和灵活的运用。焦作18中的英语语块教学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情境是英语教学的生命,离开了情境,只剩下死记背了,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久而久之教师厌学,学生厌学,英语课堂和英语学习就名存实亡了。
十月之访亲
国庆小长假期间,拜访了很多亲人,萌生了许多感动。以下是一些简单记录:这一天,行程多少公里呢?85周岁的婆婆,携她的儿女媳孙一行九人,早上四点多起床,出南召,经洛阳,行济源,跨郑州,赴漯河,辗转至临颍,专程看望济源二姑(图2)及姑父(图3)、郑州三姑(图1)、漯河临颍大娘(图4、5)等八十岁以上老人3人,晚上觥筹交错、畅所欲言至此刻。遗憾的是精神矍铄、老玩童似的三姑父没有入镜,偶遇堂叔伯的“达”闯入镜头4……三姑的视力和听力基本丧失,二姑几乎完全不记得任何人,大娘看到她二侄子潸然泪下、泣不成声。……此处省略一万字。人们在年轻的时候都盼长寿,可是老人其实是非常可怜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无力感,觉得自己没用,拖累别人,幸福感急剧下降……他们内心充满了矛盾,既害怕死亡,又在众人面前作“求死状”,一辈子的无悔付出,使他们内心产生坑洞,大量缺爱,加之身体器官老化,健康每况愈下,疾病的折磨使他们苦不堪言……人之老矣,加倍珍惜!当我老了,是否老有所依?
走亲访友第二天,临颍县南街村附近,见到了81岁的二姨,我看见她掏出大屏幕的智能机,时不时刷一下屏,向群里转发一下链接,听她声音清脆,看她笑容满面,这是一位退休的小学教导主任,现在身材挺拔,眉清目秀,举手投足至少年轻20岁。
在小舅家,第二次拜见00后的姥姥,她老人家今年108岁,脑子基本清晰,一双松紧口的平绒黑布鞋裹着三寸金莲,她架起二郎腿,翘在小凳子上,背靠轮椅,头顶上是极具文化底蕴的两幅字画,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以为今天是“过年下”。
当我们为了赶路想抽身离去时,她用最大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去,要留我们吃饭,要不然,她说她愧疚、亏欠大家,心里不舒服。于是,母亲和哥姐也不再执拗,一块留下来吃午饭。我看到小舅把轮椅推到坐便器旁,姥姥站立,转身,坐下,因为害羞匆匆地提上小舅拉得过下的裤子……在四姨夫(60多岁)和大家的帮助下,姥姥顺利到达酒店。回想起我们要离开时她的紧张、局促不安,和四姨眼中溢出的泪水,内心不由得震颤起来……那一瞬间,姥姥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使出最大力气呼喊着“唉---唉---”,母亲赶紧回转,坐在她身边的小凳子上,连声说不走了不走了……其实哪里轮得上她老人家愧疚,是我们一大家子愧疚才对啊!高寿的姥姥,全仰仗家里的几个姨、舅、妗子悉心照顾啊!
席间,我多次举杯表达对小舅舅妈四姨四姨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听到舅妈爽朗的笑声,你才会明白姥姥长寿的真谛!
两天下来,在80后婆婆的陪伴引领下,拜见了二姑及姑父、三姑及姑父、二姨及二姨夫6个80后,大娘一个90后,和姥姥这个00后,翻开一张张照片,感动再一次回旋于心头,亲情永留存,长寿在人心!平淡日子激情过,幸福人生感动多!祝福所有的亲戚朋友乐享生活,安享晚年!
这个月,恰逢女儿15岁生日,生日那天又恰逢学校开放日,我和爸爸从两个地方赶赴学校,去见她。虽然没有什么仪式,但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庆祝。那天,我也给她留下了一些文字。 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很多。
十月之读书
不忙的时候,简单记录了一些读书笔记。
1. 读好书的前提是不读坏书。——叔本华
2. 我不认为阅读是一件重要的事。对分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人们脑子也被文化垃圾塞满,饶了这些孩子们吧,不要干扰正常人家的自然生息。---余秋雨
3. 阅读是一个民族涵养精神元气的根本所在,而拥有了属于自己国家的阅读节,对国人心理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国家开始重视全民阅读,这是一种唤醒的力量,唤醒麻木的灵魂;也是一种催生的力量,催生折服的智慧;更是一种支撑的力量,支撑不到的信仰。
4. 哪一个节日的简历不是一种形式呢?
5. 饱读不知饿读饥。
6. 尽早把阅读当作一件人生大事,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智慧和美好对比的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余秋雨
7. 中国式的形式主义让于先生痛心疾首。
8. 我们的时代被三屏包围,电视电脑手机。
还有一些读书体会。
《油尖区的并蒂莲》——这是获“冰心奖”的一部短篇小说,一并收入《问题少女的秘密》一书中。一个生于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因早恋而苦恼,并在浪漫的九龙公园窥见母亲与人约会的秘密。在电台节目和主持人的多次帮助下,单亲妈妈道出了潜藏心底多年的秘密:因在懵懂无知的年龄早恋、早孕,十几年含辛茹苦既当爹又当妈的生活苦不堪言,孩子没有父亲,既觉得对不起孩子,又害怕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而对她过于严苛,自己再也无心、无暇、无勇气涉足感情世界……最后,母亲和女儿终于驱散阴霾,绽放在香港九龙公园,就连一直帮助他们的电台主播,也鼓起勇气找到了心仪已久的爱情……青少年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青少年父母也经常是惴惴不安的,如何做好青春期的教育工作,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的一个难题。青春,意味着独立自主,意味着渐行渐远,父母只有学会分离,还特立独行的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才能慢慢长大,才能自由翱翔。青春期,首先是父母的功课,只有父母做足了功课,才能驾驭复杂多变的局势,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中完成有序和必要的蜕变。
还有这样的体会。
放假前的课间,我在讲台上准备布置作业,这时候秦梦瑶拿着一本书,走到我面前,忽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用稚嫩的童音慢吞吞地说:“老师,我给你推荐一本书,可好看了,尤其是第一篇,把我都看哭了!……”我接过来一看,是曹文轩的书,《天黑了,该回家了》。我说那能不能国庆节借给我看看呢?她说她看完了,就是要借给我看的。秦梦瑶是我们班讲故事高手,作文也写得一级棒!
1号在办公室值班,老同学带着上三年级的儿子来找我聊天,我和小家伙一人一个自然段,读得可带劲了。那个我眼中的小屁孩,出口成章,语出惊人,读过很多书,认得很多字,没想到平时在班里并不起眼的孩子,竟有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不由得为书香校园建设和亲子共读共享而沾沾自喜起来!跑题了,继续说这本书。那天只是读了开头,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悲凉笼罩在小主人公的心头。今天在高速上行车,便抽空捧起这本书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真的是一本好书。我也像学生秦梦瑶一样,哭得稀里哗啦的。小姑娘的父母离异,母亲远嫁海外,她眼睁睁地看着妈妈坐在别人的轿车里绝尘而去,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与思念。父亲常年在外奔波,工作的重压和生活的变故使他几乎一蹶不振,无法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和精神生活,幸运的是,一位乡下的老奶奶来到了这个家里,成了她的保姆。文章讲述的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奶孙俩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亲密无间的感人故事。虽然在小说结束时老奶奶还是离开了她的家,但是阳光、温暖与爱的种子已经在小姑娘的心里播撒,她已经不再惧怕未来世界的风吹雨打了!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像小姑娘的父母一样,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甚至体无完肤,他们只知道去抱怨生活,舔舐伤口,哪有心思去照顾孩子,更别提对孩子的精神慰藉了!于是,这些缺爱的孩子,在一个个残缺不全的家庭中长大,他们用从父母那里获取的冰冷,在自己周围筑起了高高的围墙,圈起了长满刺的篱笆,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度日如年,苟延残喘。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孩子。更有甚者,婚内单亲比比皆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真的是心在滴血无能为力啊!奉劝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们,睁开眼睛看看孩子吧!用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吧!看不见孩子,何谈爱!奉劝那些想要离婚的父母们,孩子不是物品,不是猫狗,不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离婚对孩子的伤害,仅次于父母死亡!
电影《警察故事》也让我获益良多。
偶遇电影《新警察故事》2004版,开头血淋淋的情节和画面,吓得胆小、晕血的我捂着眼睛几乎要躲开,一想到孩子喜欢警察体裁,便坚持着,断断续续看完了这场电影。看到那几个冷酷残忍的俊男靓女举枪扫射的时候,看到一群被吊起来的警察像蝼蚁和玩具一样,被他们一个个摔死的场面,我的心也在滴血!我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才会把他们变成这样呢?他们到底生活在怎样的家庭?他们到底拥有怎样的父母?其实猜也能猜得十有八九。果不其然,吴彦祖饰演的团伙老大的家庭,向我证明了这一切。父亲的过高期待、否定、打压、虐待,母亲的溺爱,父母的不和,硬生生一步步把孩子推向了绝路……这还不够,在儿子万念俱灰的最后一息,父亲依然用“废物”唤醒了儿子心中的仇恨与绝望,最终举起没有子弹的手枪,挑衅父亲,被狙击手射死,间接自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儿子一直在向父亲索取,索取肯定,索取爱,索取活下去的理由,索取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他来说,生命可能仅仅是一团怒火,一个赌注。他的心里没有爱,他的世界一片冰冷,当它举枪射杀自己的同伴甚至热恋的情人,他根本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这就注定了他的结局,心早已死了,肉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同样在付出了十几条生命的代价惨败时,成龙饰演的陈警官也几乎放弃了自己,放弃生命!不过还好他的内心仍有爱,仍有责任。这份责任与爱让他认清了自己,指引他继续战斗。重新崛起的陈警官不再自负,不再轻狂,终于沉淀了自己,贴着地面行走,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人,永远不能放弃责任。父母,要在孩子心里种下爱与责任的种子,经常滋养浇灌,陪伴种子慢慢长大,开花结果。
十月之悲秋
当然,在这烟雨蒙蒙、黄叶飘飘的肃杀之季,不免偶有莫名的悲秋。
顿悟:1. 聪明的人反应快,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有些问题是不需要解决的,只需要用心去感受。聪明的结果是让脑子舒服,有成就感,然而看起来傻傻的人,心比脑先看到和感悟到问题,给自己和别人的感觉更舒服。聪明的人用脑子思考,傻傻的人用心体验。幸福不是思考出来的,而是体验到的。
2. 人生不是打扑克,不用攀比智商、情商的点儿大小,十点半、同花顺、对对胡只是偶遇,绝非必然。人生又像打扑克,不管是几个点儿,都是上天的恩赐,都是最好的安排。明天你会抓到什么牌,明天来了就知道。每一天都是一张新牌,和老牌怎么搭配怎么打,听从内心的声音。
3.你夸我聪明是在夸我父母,夸我智慧才是在夸我本人。聪明是天赋,运用聪明才是智慧。
4.对焦虑不安的父母而言,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可能一眼望到底却永远走不到。迂回,方柳暗花明。有时候,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5.把孩子当孩子,他永远是孩子;把孩子当精灵,他就是精灵。把自己当神仙,孩子就变成了妖怪;把自己当凡人,孩子倒可能成仙。仰视孩子这座大山,山不过来我过去。
凉风习习
悲秋到
千树万树
黄叶飘
近午
秋阳暖
周日
人慵懒
曾经的林林总总
昔日的悲悲喜喜
安歇吧
再见啦
明天的柴米油盐
梦里的神秘莫测
都在或近或远的未来里
可期
当下
做自己
真实
无须道理
不恋过去
不慕将来
不规划
不设计
放过自己
放下绊羁
在自己的世界里
静谧
鼓足勇气
陪伴自己
在平凡的生活里
独喜
就这样,在读书、学习、思考与敬畏、感动、懵懂中走过十月,走向时间的秋,走向生命的秋。就这样,走向一地落叶,走向一片金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