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天(2023-1-5)阳明“致良知”说的探讨
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于江西南昌首次向世人揭示“致良知”说。王阳明说,自从自己经历了宸濠之乱和张忠、许泰之变后,益发相信,良知足以真正忘却患难,超越生死。于是,他在给弟子的信——《与杨仕鸣(一)》(《王文成公全书》卷五)中提到,能够体会到良知的真意,就会明白《中庸》中所讲的君子之道,即“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他在给高足邹谦之的信中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三《年谱二》)在王阳明看来,只要依靠良知,无论遇到何种风浪,都可以抵达自在无碍之境。
根据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宋儒所谓穷理本可谓极其简易,皆因宋儒从知解上求之,故而头绪纷繁,苦于艰难。
一日,见王阳明喟然叹息,侍坐一旁的弟子陈九川问其原因,王阳明说:“此理简易明白若此,乃一经沉埋数百年。
陈九川答曰:“亦为宋儒从知解上入,认识神为性体,故闻见日益,障道日深耳。今先生拈出良知二字,此古今人人真面目,更复奚疑?
王阳明说:“然!譬之人有冒别姓坟墓为祖墓者,何以为辨?只得开圹将子孙滴血,真伪无可逃矣。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骨血也。”中国自古就有传说,将活人的血滴到死者的骨头上,如果有血缘关系,就会渗入骨中,当场可验明。王阳明就是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良知二字正是滴到骨头上的那滴血。
王阳明用滴骨之血这个传说,阐明了良知的能力,即当场可辨善恶的先天知觉。他又将良知可以消除自私自利之念的力量比作在大熔炉中放入雪,瞬间即化。
因此王阳明训诫道:“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三《年谱二》)
王阳明自从在南京讲学以来,知道门人有静坐求道、搞教条主义的弊端,却只令他们以“存天理,去人欲”为本,讲求务实,并未说明天理为何。因为天理应当亲身体会,不可言传。因此即便有人询问,王阳明也不作答,令自求之。
这时王阳明却对友人说:“近欲发挥此,只觉有一言发不出,津津然如含诸口,莫能相度。”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近觉得此学更无有他,只是这些子,了此更无余矣。
旁边有人热情询问,于是他说:“连这些子亦无放处。”(《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三《年谱二》)
自从主张“良知”说后,王阳明就开始一反常态地赞扬起受到压抑的陆学,而开始批判朱子学。他在上述《象山文集序》中写道:孟子没而圣人心学绝,至宋周、程二子,始复追寻孔、颜之宗……自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孟子之传。孟子曰:“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而世之议者,以其尝与晦翁之有同异,而遂诋以为禅……今禅之说与陆氏之说,其书具存,学者苟取而观之,其是非同异,当有不待于辩说者。”
王阳明断定朱子学忘记了内部的根本血脉与外界是相通的,只是通过外部的枝叶来追求根本血脉,因此其学说已经本末倒置。在此,王阳明简易明快地讲述了朱、王二学的区别。他认为,朱子学可以用来通晓古今,增长见闻,如果把其作为圣学的通道,就会失去以血脉贯通为根本的圣学通道。
个人感言: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并非在龙场悟道就有,而是后来到江西南赣剿匪,后来又机缘巧合的平定辰濠叛乱,遇到张忠、许泰这样奸诈小人刁难之后,对于世事无常的变化,一个人如何在变动的局势中始终保持正确的选择?如何才能稳立潮头?说到底,也只有保持“致良知”状态才能做得到。
一个保持致良知状态的人,就能够真正明白《中庸》的君子之道“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致良知”到底是什么?
在阳明看来“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骨血也。”
“致良知”三字是阳明通过千锤百炼,千死万难中得出来的人生经验与教训,是阳明自己体认的个人心得体会与感受,不见得学生能够自动掌握,因为“致良知”三个字不是理论,不是应试的考题,没有现存的答案,每一个人的体会不一样。阳明得出“致良知”的感概,与阳明这一生波澜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关系很大。一个人没有什么人生阅历,只是在课堂里听老师讲“致良知”,一定会没有感觉。
通过“致良知”说的研究,阳明认为孔门之学本质上就是“心学”,而心学的源头其实就是来自孔孟,其中孟子对于心学阐述的更加清楚,阳明在《象山文集序》指出“孟子曰:“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问题是孔门圣学作为心学,自从孟子之后就断绝了。“孟子没而圣人心学绝,至宋周、程二子,始复追寻孔、颜之宗……自是而后,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于二子,而简易直截,真有以接孟子之传”。
在阳明看来,真正的学问,一定是心学,心学本质上就是用心去体认,去感知,去觉察,去内省反思的学问,人活在世上,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宇宙万物一体之仁,这个仁就是本心,只有求之于本心,天地良心就会显露出来,有了天地良心,我们才有做人做事的原则与准则,我们才会做到心即理,理即心,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在心上在理上做事,我们才会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与根本,如何把事情处理好解决好?前提条件就是我们自己“心正”很重要️心正说明我们有诚意,心正说明我们依良知而行,依良知而行就能够尽君子之道““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考诸三王而不谬,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王阳明大传》余超林解读之36: 阳明“致良知”说的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