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人

作者: 岱默存JS | 来源:发表于2023-12-05 11:1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63期“故”专题活动。

    我喜欢跟有趣,有故事的人交往。

    早在年轻时就这样。在我身边,多是这种朋友。

    这些朋友,一般有趣,他们能活跃气氛,交往起来比较轻松。

    他们没有城府,交往起来没有戒备心理,这是男性。

    年轻时候,也有异性朋友,她们大多是工友。

    她们大多性格外向,大大咧咧,俏皮。

    同处一个车间,工作又需协作,相互帮忙,但是都有分寸。

    我喜欢读故事文,喜欢探究人的内心世界,心路历程,情感脉络,人生走向,命运等。

    我的这些朋友,他们文化不高,不太爱读书,但喜欢讲故事。

    他们见别人喜欢听,越有兴趣讲,滔滔不绝。

    所以,在后来,在我不断换单位,变换地方的过程中,偏偏遇到这样的人,听到他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

    据记载,蒲松龄当年为了收集故事,就在蒲家庄大路边摆个茶摊,有人路过,喊来喝茶,不要钱,讲个故事。

    所以《聊斋》应该是大多数路人讲的故事,作者稍加润色加工而成。

    雪漠老师为什么故事(《大漠祭》)写的好?

    他有故事。我从《一个人的西部》知道,他在他的家乡生活了大半辈子,而且因为个别领导刁难,不断被打发到僻远的学校,不停地变换地方。

    对于一个作者而言,因祸得福,既收集了故事,又能潜心学习,安心作文。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遇到位贤妻,低谷时期,夫唱妻和,默默支持!

    喜欢有故事的人,除了听他们讲故事之外。我还观察周围有趣,有故事的人。

    一般这种人,性格鲜明,跟一般人性格反差较大。

    一般情况,十年左右跟踪信息,加上自己的想像,大有故事可挖!

    就像前几年,我遇到一位十几年没见面的工友。

    那天,我去城里,刚过天桥,一位中年女士快步跟了上来,她身后还跟着个风风火火,城市人打扮的五十左右的妇女。

    工友先跟我打招呼,我觉得意外,回应。

    跟着她的那个人,显然是她婆婆。

    对于她,年轻时很熟,她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人。后来经人介绍,她嫁人了。

    十年没见,仍然大大咧咧,像这种情况,婆婆跟着,就不用打招呼。装着不认识过去就是了!

    本来她婆婆不在,我是想问问她的近况。

    她婆婆在,我只有谎称有事,说了两句话,喊了声她婆婆,转身离开。

    这种巧合也是故事,她也有故事,可惜我没机会问她。

    在生活中,上网搬,抄期刊,向所有有版权的印刷物收集故事,都是抄袭!

    只靠自己的经历,能有多少故事?宅在家中空想,写脑洞文,写穿越文,没有超强的想象力,难以驾驭!

    有时我在某平台看着某部长篇穿越文,简直怀疑人生?怀疑自己?

    那想象力,五百多粉丝,呜哩哇啦呼叫,跪地求更(表情)!

    作者现在已更文近两千多章,近四百多万字,没有内容重复,还没有收尾之意。

    像这种想象力,这种更文速度,我不怀疑人生?不怀疑自己才怪?

    那个作者喜欢足球,他的小说也跟打斗有关。看来,写脑洞文,穿越文决不是空穴来风!也有现实根据。

    所以,还得多跑地方,多接触名种各样的人,多观察人,多收集故事,收集素材。

    遗憾的是,我收集到的故事很少,尤其是现在的人,喜欢讲故事的人少了,把故事细节讲的栩栩如生的人更少。

    因为,对于故事细节来说,越细至,越精准,年代越久远,越有民间史料价值,越有看头!

    《大漠祭》中老顺玩鹰,孟八爷打猎,灵官,憨头,莹儿,兰兰等一系列人物,不过就是些婚嫁,看病,种地谋生等日常琐事,没有宏大的主题!但作品真有故事!真的耐读!

    我也理解刘震云,余华等作家的写作探索,在这没有英雄可写的时代,在多媒体(视频,音频)的挤压下,作家用文字还能写什么?

    只有故事,只有变形(卡夫卡文体),只有写日常细节,才是作家与文学的自救!

    没有宏大主题的时代,“活着”就是意义!普通民众的生存压力的情况也可写!那些怨男旷女的事也可写!

    在这点上,我惊喜的发现,某条,已有短篇在刊登,Dy也播放短故事,阅读量,点击量都不低。

    这说明,只要有故事,写的好,一样有读者,听众。一样有文字的价值。

    故事由于是个体经历,地域差异,越佰生的故事,越具有阅读价值。

    老顺等那些西部底层民众的生存故事,在现代都市人群中有看点,因为它有无法克隆的稀缺性。

    反观办公室故事,我们天天身处其中,早司空见惯,平平淡淡,任你再妙笔生花,也写不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因为读者对平淡的故事不感兴趣!

    前段时间,雪漠老师到国外签名售书,效果不错。

    他的故事,对外国读者来说,更加稀奇,更会被世界读者接受和认可!

    我外侄,曾在菲律宾某城市打工,卖国内日用品。

    在那里,国内日用品成了进口商品,据他所说,当某商品缺货时,国内某十几元的瓶装白干(酒),能卖到二百元(人民币)一瓶。

    我不懂经济学,但知道酒与故事,大体相同,物以稀为贵,越稀奇,越陌生的故事越能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再次感谢有故事的人!感谢给我讲故事的人!

    2023年12月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故事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g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