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孩去上学,早上催得急急忙忙,事后觉得说那些碎碎念除了让人反感,其他什么作用没达到。但每次总是重复的惯性操作,如同我儿时的记忆。我更希望自己生活在不被干扰的环境里。
每个人学习的过程,无论是技能,还是人伦,都是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忌讳外人的干扰,当然一般都是有资格近距离接触的人。从我们生长时的父母权威,到我们成为孩子的权威,以我自身体验来看,安静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相对心理更健康。不求不助,这道理很对,而且好像不仅仅用于朋友,对孩子,也应该实施这样的策略。而且不助的时候,一定不要送些免费的忠告。听起来不仅没觉得优惠,纯粹是被强迫扛下一堆垃圾回家。
孩子的三观还没有完善到可以明确和我们说不要说废话的程度,但当家长也需要有基本的自我修养。不能等到他会说了我们才后知后觉。当他有需要向我们求助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得到了他的认可,那时候,再发表一下我们自认为的高见。他从中来挑出需要的东西,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有时候我们就是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全部打包出售,一边帮他做事,一边说他无能。
被人说无能的时候,应该没人是高兴的。其实也根本不需要别人打着帮助的旗号,来对我们碎碎念。有时候都搞不懂是我们要人帮忙,还是我们被强制当成弱者。我一直特别想要独处,因为独处可以随心所欲,而且也容易给别人惊喜。因为那属于自己给对方承诺,就能实现的担当。但和人一起,就会被嫌弃这不好那不好。还会经常被美化成:我爱你才这样说你,我怎么不去说别人。这时候真的很想回一句,你去说别人试试,看看会不会挨打(一副吃瓜脸)。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自由成长,但心灵没有体验过自由,身体长得再大,那也是一堆饲料的转化。在如今物质不那么稀缺的年代,希望我们可以注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弱小只是一个过程,静静地守护他们长大,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