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普遍弥漫着某种焦虑情绪,媒体上对中产阶级焦虑也是讨论的颇为火热。这些焦虑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孩子教育,父母赡养,财富增长,不一而足。其实,最根本还是财富问题,因为上述问题基本上都可以用钱解决,如果有办法解决财富增长的问题,就能摆脱中产阶级的泥淖,又何来中产阶级焦虑。
我觉得解决的中产阶级焦虑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提高自己财富积累的水平,让自己脱离中产,成为高产人士;二是降级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只有中产的财富,却想着要过资产阶级的生活,哪有此等美事?焦虑无非就是自己的财富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能力支撑不起自己的梦想。
大学毕业工作已有四年,在这期间,我也曾陷入过很多个迷茫焦虑的阶段。今天在此对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做一个梳理。李笑来说:“相信我,你并不孤单。”所以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经常会感到焦虑。焦虑的原因可能各有各的不同。与我而言,我的焦虑来自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支撑自己的梦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学刚毕业,去了一家自己很满意的单位,原本以为会有一个完美的开端,可是去了之后才发现,现实并没有计划中的那么美好,我被领导安排去了一个不喜欢的岗位,那个时候我误以为这只是过渡岗位,过段时间就会把我调到当初应聘的岗位上,然而没想到这样的单位竟然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那个时候对这个单位,对领导充满怨念。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后,也不去其他部门多帮忙,被领导说做事不积极,也依然我行我素,心里总有一种“你欠我”的感觉。
就这样,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稀里糊涂地过了两年。直到某一天的清晨,晨光洒进窗棂,我睁开双眼,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努力在脑海中搜寻工作以来这段时光里,自己的变化。可是我一无所获,这段生活如这天花板,一片空白。当时的我有种被封印的感觉,自己就像是一颗琥珀,被定格在某个瞬间,而周围的人和事都随着时光流转,而飞速地发展着。深深的恐惧感袭上心头,不由冒出一身冷汗。那一刻,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要有所改变。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走上了自我探索,自我成长之路。
想做出改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跳槽,做过两次尝试,但是最终都因为内心的不自信而放弃了已经在手的宝贵机会。那个时候,因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没有方向,所以在网上查找职业规划相关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古典老师和他的新精英,并加入了橙子学院的会员;又在网上看到了秋叶大叔和萧秋水,看了他们的文章,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开始了解知识管理,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了解到罗振宇,李笑来,阳志平,彭小六这些网红和大V。
刚开始接触到这些人的时候,就像是在暗夜中前行的人看到了一丝光亮,顿时心中燃起了希望,充满了斗志。于是开始拼命看书,参加各种在线课程,一开始感觉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每天都是满满的收获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仔细想想,虽然自己看了那么多,学了那么多,可是脑袋里还是空空如也,面对难题,依然困惑。生活再次陷入了迷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努力是否有意义,那些所学真的有用吗?
那段时间,整天寄情于文学,一有时间就看小说,希望能够从文学世界里获得心灵的慰藉,还有就是学习英语,虽然毕业之后一直都很迷茫,但是对英语学习一直没有放弃过,因为我一直觉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要张口就能展现你的水平,不像其他技能,不太能够立马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出了考研的决定,考研的过程可以说是很顺利了,因为平时就在看书和学英语,所以考研政治和英语对我来说是没什么难度的,只要把握好专业课就成。
真正的改变应该是从去年的7月开始,那时为了上课方便,搬到了叔叔家。那里虽然离学校近,可是离单位很远,得从公交车的起始站坐到终点站。为了避开早高峰,减少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我每天早起,赶早班车,由于路途实在太远了,于是就把在公交车上的时间用来学习,背单词,练听力。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健身,在家里跟着Keep锻炼,坚持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无论从身体还是精神面貌上都有很大的变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慢慢地定下心来,不再像以前那么浮躁。自己的行动力也开始强大起来,不再害怕坚持。
我开始慢慢学习聚焦自己的关注点——英语,阅读,写作,专业和健身,摈弃所有的杂念,不再过多地去追问意义,而是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拼命死磕。这一年来,我先后顺利完成了90天经济学人精读计划,新生大学21天TED英语精炼团,李笑来得到专栏留言21天计划以及这个才刚刚开始的007计划。工作上也变得非常积极,在一个单位,做着三个岗位的工作,一份拿工资,一份赚值班费,一份学技术,现在的我每一天都认真地观察自己,看自己一点点成长,给自己时间。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