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派的是小林,就卡壳了。
立新下定决心做的事,就要做到底。
除了小林,立新把他认为适合从事管理的几位老师都找来,当面说明情况,坚持自愿的原则,让他们去考虑。
这次找的五个女生,立新给她们一周时间来考虑,如果同意,即可就可以成行。
这次特别顺利,几个女老师纷纷表态,服从学校安排,以后可以从事分校管理工作。
立新把这个班当成了哈博的黄埔军校,意在培养出无数的管理型干部,用于复制现有的模式,开办无数个分校。她们如期到达了立新老家的哈博外语学校。
老家的学校起步早,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一套成形的体系,对所有老师进行有效的评估,考察老师的业绩,和待遇挂钩,既调动了教室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教学水平。
在业务能力上,邀请了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给大家讲课,对每个老师的课程逐个过课,试听老师的课程,一一进行点评。对老师的授课,优点和缺点都罗列出来,特别是对不足的部分,手把手的指导,给老师规定整改内容和期限,确保按时整改到位。
在学校的管理上,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建立了一些硬性的规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不允许迟到早退,教师卫生要整洁,走廊要安静等等。特别是对于企业文化的设计,突出了孩子喜闻乐见的内容。
在对外的活动上,和很多中小学建立了往来,签署了合作协议。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等,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社会宣传,成功实现了引流的目的。
这一系列实践,在当年的校外培训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思路也很超前。
立新的五人团队,每天都要进入到学校的实践中去学习。利用这个月的时间,在每个教学岗位班级和部门深度融入进去。按照安排,每天在实践之后,就是她们头脑风暴进行讨论的时间。首先,她们几位要分享学习体会,今天到底学到了什么,由此,如何延伸和拓展,结合哈博实际,举一反三,在自己的学校进行创新。每天,把心得都一条一条的罗列出来,列出下部的落实清单,回去后,逐条进行落实。每天的工作,她们都安排到深夜,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两个月的学习,确实很管用。回去后,立新再次带领学校管理人员和她们一个事一个事对接,把最实用的成果进行转化,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这五个人,就是立新手里非常有用的利器,一旦再扩张,她们就可以冲到管理一线去。这样,有效的解决了开办外语学校门槛低,管理上难以复制的问题。
立新知道,管理学上讲,一个管理者最大的能力是带十二个人。如果分校开办,靠他自己,时间上和精力上肯定不行,一定会漏洞百出的。把这个团队带出来,就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