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添有料:一样,一样①关于读书
“大部分的人喜欢买书,不喜欢读书。”
如果被说中,真的不必要由此惭愧,更没有必要因此自责而产生焦虑的情绪,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一样一样的。
在刘润直播间,图书出版人慕云五说:
即便是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家里藏书一万册。在回答朋友书是否读完的问题时,他也只给出了 一千册的回答,研究学问的人,尚且看了10%,对于普通人而言,有5%就不错了。
既然书读不完,那为什么要买书呢?
因为书有时就是一种人生的理想,摆在书架,就有一种幸福感和对自我的肯定。
对,幸福的满足感,在开始买书的那一刻就已经产生了。
至于后面书会不会翻开,能不能看完就是另外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了。
纸质书如此,电子书更甚。
早就开通的电纸书会员,并不会比办了一张健身卡,关注的次数多。
以至于电子书组的工作人员给出这样的方案:你买一张电子书年卡送友人,然后再向友人借两个月的使用期,这两个月看的书一定比之前一年的都多,你看,不仅友情的小船更平稳了,阅读的习惯因此还变得更好。
阅读,当它没有成为一个急迫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往往很难通过意志坚持。
除非,你能像樊登一样,读完把它及时分享出来,在不断的正向反馈中,养成读书的习惯。
督促孩子读书,为何很难,因为我们自己都做不到认真读完一本书。
要把买的书读完,除了写读书笔记,似乎没有更好的方式;
即便买的书不读,就当做慈善好了,支持作者、支持出版社。在众多的读者中,总有人做受用者,有人做补贴者。
“我喜欢家里有书的样子。”
孩子的话,印证了:家里有书香,就有与书结缘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