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堂吉訶德,感覺自己卻不能靜下心來,也尚未發現這部作品的大美之處,又一次不想用微信了,為什麼會反復做卸載微信這樣的事情呢?因為我原是排斥的,我原是否定這些交流工具的存在的,但因為幾乎所有人的交流方式都是由此而來的,以至於讓我覺得不用便會錯失一些什麼,事實也是這樣的,但只要過了大學生活,我就不存在團體生活過上全自我的生活了,加入的團體越少,紛爭也越少。
很多時候以為非用什麼不可,為想要使用的貪念加諸許多非此不可的理由,使之不能被冷落,而及至終又都是無非不可的。
祝賀,幫助,關心都渴望回應,這樣限製自己的內心的心理狀態,究其原因,一是自己十分重視的,二則是自己不甚真心的,但都是認為自己十分重要的惡的果子。還有就是做這些事時的心情當是較為無聊的,需要派遣內心的孤寂做的,因為人在追求自己渴慕的事物時是無暇顧及旁物的。試著分析一下自己的心理還是大有裨益的。(我對閨蜜的多日不主動不聯繫有些擔憂,我認為這是不正常的,雖然我不斷掙扎著不願意聽之任之但我就是採取了不作為的態度,信件也不寄出了,因為我認為她應該意識到問題的,我需要的也不過是主動,所以感情是雙向的,一旦一方斷了,也就難以為繼了。但我需要意識到我起了"不信任"的壞心了,我們相互彼此承諾過不起疑心的,我起了疑心的原因我想這和她去實習前後差異有關係的,事出有因,空穴來風。)
把目光放遠一些,看到五年的規劃,我想五年后,我28歲,那年我讀完研究生,打算出國繼續深造或者選擇到一所學校(初中以上的年級吧),那一年我在北京,對於在上海拼搏,去香格里拉,坐飛機,騎行回家,(自行車或者摩托車)環島,火車俄羅斯,流利二外,體系的價值觀這些夢想我都達成了,那時候我擁有了得體優雅的個人素養,在生活起居上有了該有的風格,個人愛好上有極大的開發與突破,是一個真正有趣且能與自身友好相處的人,那時候的我能為社會做的貢獻相比五年前有質的飛躍。
為達成以上規劃,我必須學好英語,堅持構建個人價值體系,學好游泳,拓展個人愛好,畢業時一定在上海工作。
認真思考後會認可的"方向比努力重要" 這個觀點,由此我必須明白我想要的——拋開名利後是什麼,是做一個有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的人,一個對於中國教育事業(尤其鄉村)的發展能做出大貢獻的人,同時是一個能夠欣賞美鑒賞美的人。為此思路就明了很多了:1.我要不設限制地提高個人素養——為人師的基本。2.努力進入教育界,所有的努力都是向著這個方向去,達成這個目標需要辨別什麼對自己才是必要的,不做無謂的嘗試以及急於一時的投身。3.一直飽有謙虛學習的態度自己謙卑為人的處世準則。
第一次目標明確,做得不錯,去成就自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