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作者: 冰为溪水 | 来源:发表于2016-04-22 14:21 被阅读92次

    再次在电影频道看到这部翻拍的前苏联经典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忽然撕开了遥远儿时的记忆,那时电视还是稀罕物,外国电视剧更是少的可怜,这部剧是我印象最深的,那些婀娜的苏联女兵,船帽、合体的军装裙、军靴,寂静的森林、山脉、河流以及幽幽冒着恐怖气泡的沼泽,充满异域的神秘美好,最后在和德国鬼子的周旋狙击战中,年轻的女兵们先后牺牲,残酷的战争把美好的事物毁给人看,形成一股冲击心灵的悲壮的力量。

    重温电影,看到了夜里十二点,意犹未尽,连夜在掌阅上买了纸书。两天后书寄到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次知道它的作者叫瓦西里耶夫,他是亲历二战的军人,所以对战争的感悟很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他的第一篇小说,也是成名作。书是一本薄薄的中篇,封面和书中配着作者儿子手绘的插图,粗一看,有种连环画般的古朴和年代感,让我更喜欢它了。

    故事发生在苏联保卫战期间,在列宁格勒北部山林。

    小说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一种叙事的娓娓道来。对几位主角的人生经历都作了简要的描述。准尉经历过一段不美满的婚姻,儿子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因母亲照料不周生病死了,但他是个责任心极强的军人,指挥部在一个废弃火车站安排了高射机枪打偶然盘旋在上空的德军飞机,不算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但他却三番两次向上级打报告,因为手下的士兵喝酒胡闹而要求另派一些不喝酒的兵来,上级不堪受扰,火冒三丈,有一天居然给他换来一批女兵,准尉目瞪口呆。

    有了这群年轻活力的女兵,酒是没人喝了,但麻烦更多了,整天叽叽喳喳,穿靴子用不来包脚布,在驻地晒各种各样的内衣,赤条条地晒日光浴,又不能象对待男兵一样用粗暴的方法,有时候批评她们反而搞的自己脸红发躁,虽然无可奈何,但毕竟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女孩,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女兵丽达和别人不同,虽然才19岁,但她却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儿子,由住在城里生病的母亲抚养,而她的丈夫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就死了。丽达经常在夜里偷偷搭车溜出驻地跑回城里看母亲和儿子,不时带点白糖什么的回去补贴家用,每次都会在天亮前独自穿过树林再次回到驻地村庄。

    一天天蒙蒙亮的时候,丽达再次提着军靴,赤脚踏着林中草地的露珠,只要穿过一片矮小的灌木丛就是那个树桩,每次她都坐在上面擦脚穿靴子然后不声不响地回到营地,可是,就在那一刹那,她发现了两个武装德军。当她气喘吁吁地敲开准尉的门,向他汇报这一消息的时候,她不知道至此以后再也见不到牵挂的母亲和儿子了。

    共赴死亡的还有另外四名女兵,美丽聪敏的冉卡,单纯的高材生翻译索妮娅,胆小的孤儿嘉丽娅,暗恋准尉对明天充满憧憬的李莎。

    对付两名德国鬼子,粉碎他们入镜炸铁路的阴谋,任务不算太艰巨。准尉带着五位年轻的女兵,踏进丛林,抄近路,穿过沼泽,直插沃比湖,在此守候拦截鬼子。

    这是女兵们第一次上这样的战场,恐惧的氛围是一点点逼近的,沃比湖静悄悄的黎明,弥漫着淡淡的雾气,湖水清澈,露珠晶莹,轻轻摇动的树梢和一哄飞起的喜鹊被机警的目光捕捉,河对岸的灌木丛现出了德国鬼子的身影,一、二、三、……随着鬼子人数的越来越多,无言的恐惧越来越紧地扼住了区区六人的小分队,鬼子一共有十六人……,32岁的准尉是小分队的领导,也是唯一一名年长的男性,危机时刻他要保持绝对的镇静,他思维缜密,安排李莎回营地搬救兵,其他人堵截拖延德国鬼子,在美丽寂静的山峦湖泊展开一场死亡游戏。原以为一切尽在计划之中,然而,稚嫩的女兵却让这场缜密的计算破绽百出。

    李莎在回驻地的途中被沼泽无情地吞噬,在生命最后的瞬间,李莎仰望着头顶的蓝天,天空还是那么美,刚刚在憧憬的明天还是那么美,她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付活力的身躯会沦陷在一洼烂泥中。

    在接下来的一天一夜,索妮娅被德军刺刀捅死,嘉丽娅在遭遇战中被子弹打起。相比较更有战斗经验的丽达和冉卡也在战场上先后死去,准尉愤怒、自责、矛盾,他在为五朵鲜花般生命的离去悲痛欲绝:她们如果活下去,以后可以成为母亲,繁衍延续后代,但战争让这延续的线断了,这是怎样的罪恶啊!

    故事的最后,援军终于赶到,准尉在精疲力尽中全身瘫软倒在地上,德国鬼子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而这滴血的两天两夜,在寂寂的山脉,那美丽的沃比湖畔,似乎还闪现着姑娘们明媚的脸庞和笑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lx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