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读|梅山文化园(之一)

走读|梅山文化园(之一)

作者: 给丘吉尔做饭 | 来源:发表于2024-07-08 23:55 被阅读0次

    原创

    大雨之后放晴,一来就是近40度的太阳天。湖南的天气,从来不搞温文尔雅的渐变和过渡,永远是硬切模式。

    只有天蓝得无辜,云白得自在。

    而在距离长沙2小时车程的梅山文化园,蓝天和白云又自由得更加纯粹。

    早晨7点半从家里出发,8点半上“枫香轩读书会”书友的车,近中午到达益阳安化。

    带领走读的是梅山文化园总设计师陈飞虎教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安化人,17年来往返长沙与文化园数千次。

    时间仓促,来不及做更多功课,先匆匆做笔记。

    1、梅山文化的故事,从蚩尤开始说起。

    中华民族文化有三大始祖,炎帝、黄帝,还有一个蚩尤。三大首领打仗,蚩尤战败,成者为王败者寇从那时候就已开始,炎黄的文化得到极大张扬和传承,后世都称“炎黄子孙”,蚩尤败走南下,如他的名字“蚩”一样,成为山中大虫,抓紧人口繁殖,一生九子,九子又生九子,成为八十一支少数民族,在后来的战争和灾难中,这八十一支或消失或合并,成为现在的五十五个少数名族。

    这是传说。

    传说中的蚩尤,是头上长角的形象,这在进化史上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长角的特征,却普遍体现在“梅山文化”的建筑特色上。

    炎帝和黄帝的文化都是水域文化,只有蚩尤的文化是山脉文化,他在安化和新化这一带的山里过生活,离这里不远处有一个洞,传说里面很大,蚩尤曾经在其中练兵,洞现在找到了,很深,至今没有人能探其底。

    这是现实。

    正因为到宋朝以前,这里都“不与中国通”,因此保留了其文化的自由度和独立性。

    2、梅山不是一座山,梅城不是一座城。

    梅山文化的话题现在很热,提湖湘文化不能不提梅山文化,提中华民族文化也不能仅只以“炎黄文化”指代。

    北宋的“梅山四至”是指北至鼎(常德)南至邵(邵阳)西至辰(辰溪)东至潭(长沙)。

    但梅山文化包括的范畴远不止这个区域。

    北宋之前这里都是化外之地。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立吴芮为长沙王,吴芮派其将领梅鋗带领家眷进山,打开古梅山地区与外界交往的窗口,梅鋗走过的山称为梅山,梅鋗走过的城称为梅城,梅鋗走过的河称为梅河或梅溪,这其实是一个不断征服和接收移民的过程。到现在,广东还有梅县,而且梅县还有蚩尤庙。

    梅山文化由此奠定基础。

    3、我们所在的地方不是梅山,而是梅山文化园。

    进入梅山文化园,要经过一个两边用石头垒起的山门,这里是唯一通道。

    门头不大,之前是一个土匪寨。

    土匪姓万,此处名万家寨。

    说是土匪,其实他很有想法,寨子建设得很好,他还兴办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能文能武。

    解放后土匪都没有了,此处只留下遗迹和废墟。

    2006年,我们开始把这里建设“梅山文化园”,慢慢修理修复,改革改造,发展到近4000亩地的规模,现在是国家4A级景区,就在这么一个乡下的村子里,这个文化园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美国和法国的学校都在这里设了研究点,国内的建筑界、艺术界等来得更多,很多高校都在这里挂牌做工作站。

    大家来这里,看风景,看建筑,看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读|梅山文化园(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no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