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教学15讲》读到了尾声,那些方法路径已经了然于心,但究竟怎么去落实,还有很多的疑问。我们本来就是带着疑问进入阅读,又带着疑问走出阅读。现在我们又要带着疑问去踏踏实实践行。因为行才是最好的学。
大概念的大,不是把单元重新拆解组合,更不是内容选择的更多,单元教学的时间更长。大单元教学不是把原来的单元做一顿手术。大单元的大,不是体量之大,而是指上位的,统摄的,整体的,联系的,这样的全局思考之大。他以大概念为统领,核心问题为导向,核心任务为驱动。就是为了改变我们只重知识,不重素养的教学现状。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既要建树木,更要看到森林。这就是素养。
说的再多不去实践,就像小马过河一样,不知道水深浅。那就去做吧,刚开始我们做的不好,是正常现象,因为这对我们是一个新事物。提炼大概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炼的大概念要针对目标,与单元培养的核心素养方向一致,就会有引领作用。不必在细致末节上过于纠结。再说我们做不好,还可以反思调整改进。就大胆的勇敢的去实践吧,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看到差距,才能查漏补缺,才能不断的调整改变,不断的进步,不断的靠近学生的素养。干才是硬道理。
大单元教学有很多的点,所以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点加起来,这样就会课时紧紧巴巴,我们又会出现讲不完的状态。所以大单元教学要求我们学会融合。融合这个词好美呀。背后就是所有知识点的关系关联。能做到牵引发而动全身。你的大概念提炼的就对了,核心问题引导的方向也是对的。因为我们融合了以后,让那些知识点和知识点有了联系,就会从繁多变成了巧妙的少,这时候可能就解决了我们担忧课时的问题。因为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而不是学得更累。在解放学生的时候,让他学得更深入,同时让他学会学习。
大概念教学,最重要的是迁移性,如果我们的设计没有迁移性,那么我们一定会重新设计,因为它不符合大概念教学。但大概念教学也不是包打天下,出现个别没办法处理的知识点。我们还需要用别的办法来处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坚守原则,又要灵活变通,这是教师的智慧。
大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方式会发生变化,但并不是教师不讲了。教师依然会讲。在任务开启时,教师对任务进行解读和介绍。对量规加以说明,对小组合作分工进行具体的安排布置。在任务进行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对一些关键知识和技能进行示范讲解,并且提出学生有可能出现偏差。在任务结束的时候,教师对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指出亮点和不足。便于学生调整改进。
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教育。所以不要担心年龄小,只要任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能理解,与他的学习经验相匹配,给他合适的工具方法,学生就可以做到。在做的过程中,能力就提升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单元教学和我们现在教学一样,是需要检测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的,还是会用到纸笔考试,只不过考试的方式趋于多样化。它不仅仅是这是知识的回忆与再现。更有一定量的迁移性的问题,设置一些在新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题目。以考察学生能否将在完成核心任务过程中学到的思想和方法。迁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现在我们的考试已经已经有很大改变,正趋向于情境性,能力性,迁移性。
大单元教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新事物,我们学了很多,头脑层面知道了,但在用的时候还很惶恐。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任何一个理论只有在实践中落地了,它才能真正开花。
所以带着疑问去践行,是我们落实大单元教学的唯一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