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没见他——”他一脸委屈地说。可作为他班主任的我从监督岗的描述中觉得语气挺像他的语气。
“好!我告诉你,咱们学校有监控,你若委屈,我定叫监督岗给你道歉,你若和监督岗对话,你让你妈把你带回家好好教育教育!来,在咱们这约定上签字!”我十分生气,但做我教育者,我不能听信一面之词,于是,我就想到了这个约定。
他,不吭声,流着泪,一脸委屈的样子,但依旧没承认和监督岗对过话,也不动手签字。
“签呀!”我提高了嗓门,大声说。又大声说……他终于拿起笔在协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近二十分钟的时间,都用在这由下午值日引发的“不听监督岗建议”事件中。昨天他们组值日,他留下来接受监督岗的指导,可第二天监督岗却说我们的院区打扫不彻底,有纸块儿,让他保持,他偏不。而我问他,他却说压根就没和监督岗碰面。
监控调出来了。能看到监督岗指着地面叫着背着书包走出小距离的他,也看到他扭头回应了一下又扭头离去。
“这就是你没和监督岗碰面——!”我拍了一下桌子,大声斥责了一句,看也没看他和他妈妈一眼愤然离去。
好久,他妈妈一个人来到办公室,说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告诉她:“我愤然离开,是我想让孩子知道撒谎造成的后果不单单是不知改正错误的表现还让人气愤!”……
教育路上没小事,每次时件都是育人的契机!
后记:学生的行为需要指正,苦口婆心的说教不如“生气”更具有教育效果。真生气就要表现出生气的样子来。不单单是教师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让孩子感受到什么行为很让人讨厌不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法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