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解析
《精卫填海》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三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 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精卫填海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即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第二句前半部分交代了填海的起因: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后半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写了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
根据五步十问中的课后反思两问(一是课堂教学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是我的教学目标是否需要作一些调整?)我做了如下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本课的生字,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古文内容。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培养学生做事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能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让传统文化与自然、音乐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营造了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如以看动画片引入,配乐朗读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对古典神话文本的认读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给学生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三部曲,即读通课文、读懂内容、读出感受。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不仅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板书,并通过图片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简单复述课文,再通过同桌互讲,把故事说具体、说生动。 最后,让学生们创编《精卫填海》,让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创写故事,加大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学习兴趣。
三、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将生活与教学紧密相连,给学生以直观感受,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精卫为什么要这么做?它这么做值不值得?从而体味精卫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精神。
四、不足之处
我压制了学生的一些质疑,没能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在今后教学设计时,我要多准备些学生独立思考、自读自悟、质疑解疑的时间,多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实际设定教学环节,这样学生乐学,教师轻松。
五、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接着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然后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精卫的精神品质,并说一说从中得到的启示。最后拓展延伸: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谁的办法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