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
这是我生命长河里的点点滴滴,今天截取这段主要是叙述我出国做劳工的经历,因为就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也都是琐碎的柴米油盐,没有什么大红大紫,曲折坎坷,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就是干活吃饭睡觉一类的流水账。
猎奇猎艳的还请绕行,因为真实,所以无味,因为久远,所以难得回味,毕竟是还原了那个年代,底层人的普通生活,没有太多的感情纠葛,生死折磨。只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真实写照。
因为有日记为证,所以回忆起来也更容易,就是照着本抄吧,无非就是改动几处错别字,完整地记录那个年代的风风雨雨,潮涌潮落,还是一个小家庭的恩恩怨怨,聚少离多,爱恨情仇。
那个时候的主人翁在铁路上当线路工,是个比较辛苦的行当。他出去时已经是二十八岁了。妻子在商场当售货员,生有一女,刚满三岁,由孩子姥姥哄着。再就是他的父亲和后老伴离婚了,但与两个女儿还有来往。这一家人都在一个城市,定好出国劳务的时间是四月中旬,日记就从这里开始了。
四月八日
这已经是学习班即将结束的时候了,但现在还是不能保证成行,应该是板上钉钉了吧?
如果学习班里不会被淘汰,或者如果自己真的踏上了伊拉克的土地,出劳务成功,文学创作那将是绕不开的坎,只能先坚持学外语了,要是通用英语的话,自己多少还有些基础,那些字母还没有全忘,但不会拼也是瞎掰,到那再说吧!
就凭自己的个性,还有肯努力,不怕吃苦的劲头,应该在这一年多里有所收获吧,甭管是工作,学习,做人都不会差到哪去吧?要想出入头地,不受苦受累是得不到的,要做好准备,在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才是正茬。
到了地方,就先把小本子拿出来,把遇到人家说的词汇记录下来,和自己过去学英语时一样,准不准先注音,记住发音和含义,然后就是勤加练习了。争取每天都学,至少学一个词,一句话,慢慢地加载,积少成多。现在下决心也是为时过早,但你自己必须如此,都已经接近三十的人了,三十而立之年,已经没有机会和时间了,要抓紧,千万牢记,不进则退。要做生活中的强者,让自己早点立起来。
到那边修公路,过去没有接触过,是一门新功课,特别要重视技术上的学习。多掌握知识和本领,力争下次再出去当技工,为公司挣外汇,为祖国争光荣!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父亲的嘱托,写好日记,把那边的情况记录下来,什么风土人情,异国风光,生活习惯,回来交给他,也让他在晚年有个消遣。
这样做,自己也算是得到了锻炼,会学到不少知识,特别是伊拉克这个伊斯兰国家,宗教信仰咱就不懂,就知道穆斯林信伊斯兰教,还是这几天。这都是所要猎奇的重要内容。
人还没去,就开始幻想。但不是没有希望,到了那再看,只要是能到那,没被赶回来,一切就都不是幻想,一切皆有可能!
二
四月十六日
清晨七点,我们冒着蒙蒙细雨来到了丰台旅馆下面的广场,点完名之后就等车来接了。学习班的所有人都下了楼,局里的老魏也冒雨前来送行。
没多久,北京路的能过来的家属,各站段的领导也都到了。段上更是来了两辆吉普车,书记,段长,人事主任和我们四个那叫一个亲热,是啊,工务段第一次出劳务,这和坦赞铁路出劳务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步我们的后尘。那今天的我们,就是先遣部队,就是开路先锋,这个级别的待遇,应该不过分吧?
八点二十,我们一行五十六人分别乘上两辆大轿子车向首都机场驶去。这一路上,就连老天爷也都为我们撒下了惜别之泪,天空仿佛阴沉的都要凝固了,车里所有人都默默无语,我透过车窗,望着雨中奔波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车流,还有那高耸的大楼,心中不停地念叨着,看看吧,再好好的看看吧,这是最后看我们的这个首都了,再想见那就得一年之后了,本来大家在夜里都没休息好,但这个时候谁都没有睡意,脸上都是同样的一种表情。是啊,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的心能平静下来呢!
十点半我们来到了候机楼,开始把皮箱装上机场运输车,后来听说伊拉克航班不让把大个提包带入机舱,必须办理托运业余,应该是收费吧?半个小时我们站队点名,领了登机牌后,陆续进去大厅。
只听一阵阵喊叫爸爸的童声此起彼伏,夹杂着老人的呼唤,女人的哭啼,我们只有不停地和外面的领导和人群挥手告别,急切地想奔向二厅,时间突然显得漫长,喊声,哭声那么响亮,本来我就感情脆弱,这时更是难以忍受,有个家属竟然在那号啕大哭,让人肝胆俱裂,悲痛万分,心中暗道,这谁的娘们,这么不懂事,看看我家属,我的孩子,就没那么夸张,死老婆娘似的,什么玩意!
更要命的是,我们里面有的人还嘟囔着,别回头,别回头,能不回头吗?我看了,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是不流泪的。
我更是无法掩饰自己,随然脚下的步子加快了,但情感还是运转着,仿佛又看见了父亲的泪眼,女儿活波开朗的面容:“爸爸,再见,想锁车!”的童音又在耳边响起,仿佛又听到了妻子的叮咛,看见她那红红的眼睛,今天,就是今天,我才算是真的认识到了,什么叫做别离,什么叫做思念,真正认识到了爱的迸发和离愁的折磨,真该和这段情感表达出来,抒发出来,这一定会是一首好的诗歌题材,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内涵。
穿过海关,就到了登机的传送带,走向候机厅,然后就从会这里登上伊拉克的航班,飞向巴格达机场。拿着黄皮书和护照,握着登机牌,平静了一下心情,最后扫了一眼首都机场,再望一眼北京的天空。
十二点,飞机起飞。这架飞机里全部都是中国人,看样子好像全是劳务人员,机型707,算是当时二类飞行器了吧?开始起飞时,不许乱动,我也没怎么动作,看了一下,可能这架飞机没有高等仓吧,全长大概有四十米?可能有160个座位吧,分两排,一排三个座席。中间是走廊,座椅的两边是铝制扶手,前方有烟灰缸。在椅子右边有一个装置扣扭是控制椅子靠背角度的。只要一按这个装置,身体往后一仰,就成了半躺半卧的姿势了。
椅子上的装有皮带,飞机上升和下降时,由空姐提醒并监督大家系好。
头一次乘坐飞机,什么都新鲜好奇,就连怎么打开餐桌板也都惊讶,还有什么清洁袋什么救护包一类的都扫了几眼。一看图就知道用法,功能,就连头顶位置的逃生伞也看了说明,坠海后怎么操作等等,了解了一流够。随着时间的流逝,机舱没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