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506)陕北民歌博物馆

文游天下(506)陕北民歌博物馆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9-21 08:48 被阅读0次

    文/石岩磊

          导游需要能说会道,在侃侃而谈中向游客讲解景点的大美风光,而有个景区里的向导却是靠唱功赢得游人的阵阵喝彩,它便是地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陕北民歌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以及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六个部分,它详细展示了陕北民歌丰富多彩的历史渊源,令人大开眼界大饱耳福,尤其是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些耳熟能详歌曲的来龙去脉。

          1944年3月,陕北边区组织榆林市佳县的百姓向延安移民,负责此项工作的李增正为了鼓舞士气活跃气氛,便请人把当时十分流行的民歌《白马调》进行改编,原来的唱词是:“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嗨哟,打日本咱顾不上。”新歌名叫《毛主席领导穷人翻身》,没想到它一鸣惊人,成了唱遍整个解放区的红歌。1945年10月,这首歌被正式更名为《东方红》,逐步成了大江南北人人会唱的准国歌。

          《东方红》的传奇经历并不离奇,因为它根植于黄土高原这块热土,含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因素,其一方面得益于这里是红军发展壮大的根据地,另外也与陕北民歌博大精深的底蕴息息相关。陕北民歌起源于2500多年前的周代中期,到汉朝时就基本成型,包括信天游、山曲、爬山调、船工号子、大秧歌调、旱船曲、酒曲、二人台、榆林小曲、清涧道情等曲调,多达两万七千多首。

          这些民歌都源自生活,具有活泼生动、高亢激昂的特点,它们或是打井拉纤时的号子,或是缠绵悱恻的情歌,或是叙事言理的小调,百转千回的歌声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在博物馆中,每个区域都有工作人员现场一展歌喉,当“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黄土高坡”“三十里铺”“信天游”这些熟悉的歌曲在身边响起时,热烈的氛围会感染到每个人,许多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哼唱,那场面仿佛置身热闹非凡的音乐会一般。

          博物馆里最值得称道的是那些活灵活现的布景,有陕北的窑洞,有边区的小院,还有围坐在炭盆边的老农,亦有村头电线杆上的大喇叭,游人便时而来到抗战时期的前沿阵地,时而步入热火朝天的纤夫行列,时而徜徉于“夫妻识字”的静谧庭院,叫人大有身临其境之感。超写实的带入感愈加烘托出民歌的渲染力,游人就仿佛穿行在一串演出现场似的,身心都随着嘹亮的曲调跌宕起伏。

          走出博物馆,人们在大快朵颐优美的歌曲后,不禁也会陷入沉思,新时代催生了陕北民歌的嬗变,在酒吧、歌厅、抖音上不断演绎出众多新的歌曲,而曾经响彻神州大地的“东方红,太阳升”似乎已被人们淡漠。讴歌伟人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对前人栽树的感恩,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美德。步入陕北民歌博物馆,让激情再度燃烧,让“人民大救星”永记心间吧。

          2022.9.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506)陕北民歌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sb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