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可以说走进了民歌的世界,首先,全新的球幕影院会带你走进黄河岸边、黄土高原,去感受那实实在在的民间艺朮,先进的科技也会给你带来惊艳的视觉效果。

坐在具有立体感的影院内,感觉一会像坐上飞机,穿云过雾,转眼间就能翻过几座山趟过几道岭,一会又像坐上快车,把一座座山一道道岭甩在身后,给人一种沉浸式的视觉效果。
在穹幕影院内,呈现在眼前的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的壮丽辽阔,耳边响起的是黄土高原上轻风细雨中万民虔诚祈祷的《祈雨调》,陕北民俗文化的魅力,陕北民俗音乐源远流长的历史变化,在这里都得到了完美展现。
走进《民歌博物馆》我好像走进了民歌发源地,欣喜地发现好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原来都出自这里,《羊肚肚手巾水上飘》《三十里铺》《夫妻识字》《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人家都说咱们两个好》《兰花花》《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等等,还有信天游、弹三弦书、唢呐、小调、秧歌、小曲、等等等等,这些民间最底层人哼唱弹凑的调调都艺术的呈现出来,就连旋律明快的“春节序曲”都出自这里,正月十五的绕九曲也是”黄河阵“”演变而来的,这些黄土地里孕育成长起来的传统的文化艺术,都得到延伸、发展、改编、传颂和讴歌。
这里是民歌发源地,也是民间艺术的汇集地,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孩童,都会哼会唱,他们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无论干什么事,都习惯用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里收藏、陈列、展演、研究、传播着陕北民歌的前世今生,传统的陕北民歌、革命历史时期陕北民歌、新时期的陕北民歌、陕北民间音乐艺术、陕北民歌研究专题等等在这里都做了区分和排序。
从黄土地上走出去的民歌手不计其数,不管是哪种层次的人物,他们传承的民歌文化,都离不开黄土地这条根。
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一缕歌声,就是一曲绝唱;一处展示,珍藏的是宝物,传承的是一种文化!一路走来,看着陕北民歌的发展历程,那高亢嘹亮的歌声,总让人回味悠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