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还是个孩子”

“他还是个孩子”

作者: 小森林_5d98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14:06 被阅读0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今,每个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很多时候都是在用溺爱的方式养育着孩子,什么都顺着孩子,对于孩子做跨过道德的事情甚至无所表示,父母对孩子采取溺爱、迁就的教育方式,替他们承担一切过失,孩子很可能变成依赖性极强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恶霸。出了事情,父母一句平淡的“他还是个孩子”仿佛一切都是能被原谅的。

    一场家庭聚会上,一个120斤的熊孩子,从背后狠狠地推了一位孕妇一下,还好亲戚急忙护住孕妇,才避免流产。事后家人问孩子为什么要去推孕妇。熊孩子满不在乎地说:“我看电视上说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

    电梯里,三个孩子坐电梯到9楼,一名男孩出去之后按下了18楼的电梯,将已经出电梯的小女孩重新抱进去,可谁都没想到,18楼的护栏恰好损坏,小女孩到达18楼后,朝门外走去一脚踩空,不幸坠亡,男孩就是杀人凶手。

    一辆公交车上,七岁男孩无缘无故用脚踢了坐在对面的一个年轻男子三下。

    没想到男子突然站起,将小男孩过肩摔,重摔在地,并紧接着用脚在小孩的头部狂踩三下。事情发生得太快,旁边的乘客反应过来连忙站起来制止。被暴打的小男孩当场瘫软……

    他们有很多甚至不是无心之失,更不是一时冲动,他们就是昭然若揭的坏!人之初,性本善,原本纯真无邪的孩子是怎么演变成这样恐怖的存在

    蛮横霸道、自私无理的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一群于人苛刻、却对孩子万分宠溺的长辈。父母是离子女最近的人,也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对象。而家教是一个家庭的内在灵魂,是为人父母的最高人格体现。

    正因为身后有这些人的维护,他们才敢肆无忌惮;正因为知道即使自己犯了错也会有父母出面摆平,他们才无法无天有恃无恐!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这情况的出现呢?

    1、不要特殊待遇

    如果什么时候都给孩子特殊照顾,有什么好东西都给孩子留着,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家地位高人一等,这样孩子就会自感特殊,习惯于高高在上,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

    2、不过分注意孩子

    很多家庭都习惯以孩子为中心,家里的事物安排都围绕着孩子,当亲戚好友来访,也常常围着孩子逗他玩。对孩子过于注意,孩子便会容易骄傲。因此,他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中心,而且人人都喜欢自己。

    3、不要轻易满足孩子,更不要有求必应

    对孩子的要求要慎重考虑,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总是害怕孩子哭闹,因此就对孩子百依百顺。容易被满足的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生活、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新闻里面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4、不包办代替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事情,于是任何事情都代替孩子做,结果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父母喂饭、穿衣,五六岁了还不会做简单的家务。这样孩子就不会变得勤劳、善良,也缺少同情心和上进心。

    5、不要过分保护孩子

    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胆小的,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担忧而导致孩子胆子越来越小。如果父母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在摔跤后不大惊小怪,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就不会变得懦弱胆怯。

    6、不剥夺独立

    没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别的小朋友玩,孩子一脱离自己的视线父母就变得十分紧张,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无异于被剥夺了独立性,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担心无能、丧失自信。

    7、不当面袒护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有了争执,总是有父母偏向、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家庭里,孩子受惩罚时总有爷爷奶奶出来替孩子说好话,时间长了,孩子就把家里管教较松的那个人当做自己的“保护伞”,结果不仅使孩子性格扭曲,是非观点混淆,甚至还影响到家庭的和睦。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以上七点,那么对孩子的爱就能远离溺爱,让孩子健康成长。

    每一位刚刚出生的宝宝都是一张洁净,单纯白纸,父母的教育就是在这白纸上面写字的笔,写出来的内容就决定了纸的性质和定向。父母的理性、正确教育,不仅是对孩子本身的一种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还是个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sf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