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爱,是给你力量去做自己。”
——林徽因
四月,每天早上被晨光唤醒,而后追随它在枝叶间粼粼跃动的身姿,走进满满的人间烟火中。有人说“肆月”比“四月”更适合这个时节,因为春意大笔挥洒,花一树一树地开,叶铆足了力气壮大,人也本该潇洒自在地奔走,尽情舒展身心,绽放爱意。
今年的四月,似乎更嘈杂,却又更沉默,疫情打翻了很多人“时间的瓮”,一些呼唤难得及时回应,一些亲吻落空“无人认领”。
汪曾祺先生曾劝慰众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为什么要爱?或许比起万物值得,更真诚的答案是,我们天生都有着对爱的饥渴和执着。曾经以为人生是自由地漂流,直到真正蹚进世事的河,才逐渐明白,它更像时间中的顿挫。我们唯有用爱,这最强烈的柔情,去修整脚下的泥泞和颠簸。
人间的日子摇摇晃晃,前路漫长,很多人习惯将两个人的结合视作一个人的归宿,殊不知那所谓的结束恰恰是开始。
一如赫尔曼·黑塞在《堤契诺之歌》中所说:“你不是爱情的终点,你只是爱情的原动力,我将这爱情献给路旁的花朵,献给玻璃酒杯里摇晃着的晶莹阳光,献给教堂的红色圆顶。因为你,我爱上了这个世界。”尽管它有时并不是那么友好。
这世界有时会以“狂欢”向微小的个体发出震慑,“十米外的树连根拔起”,如此的风浪交替发生在一些人身上,于是心逐渐退守,关起门来,学着“躲避无关紧要的柳絮”。然而还是爱着,爱它的梗概,也爱它的细节,因为某些人、物、事,静默却持续地给予我们力量。
如果人生是一次写作,爱应该是思路,而非答案吧。
所爱当如窗外流淌的春光,带来些许希望和启示,落笔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因对方而心安且坚定,细碎凌乱的日常也可以被记叙为星星点点的欢喜,散落书页之间。
不是为对方终结这世间所有的兵荒马乱才称得上爱,“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生长的积极关心”(弗洛姆),它或许无法直接消弭眼前的困顿,但那不断滋生的爱意却可以让人从破碎泥泞中抬起头来,重整旗鼓,继续追寻阳光。
人生海海,总会有一些摁下惊涛,又浮起微澜的无奈。比起人间,寻爱的心似乎更容易摇摆。请把爱看作给予而不是索取,不汲汲于得到什么,而是在给予中发现自己的力量,若能与遇见一位同样愿意给予的人,便能从困顿里发掘并壮大生命的诗意。
摘自为你读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