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指的是工作日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并且没有加班补贴的工作。为了追求高效工作,很多公司都会要求员工按照“996工作制”的强度加班。在一些互联网企业当中,加班的现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超长时间的工作就一定等于高效的工作吗?恐怕很多人联想到加班时自己办公桌上续了不知道几杯的咖啡和发涨的脑袋,都会给出一个否定的回答。
研究效率的专家查尔斯·都希格说:
高效并不意味着超额工作或者拼命工作,也绝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甚至牺牲个人生活。
其实真正的高效,是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精力、智力和时间,去取得价值最大的回报或或事半功倍的效果。
查尔斯·都希格从2011年开始做关于效率的研究,畅销书《习惯的力量》就是他的著作。《高效的秘密》延续《习惯的力量》的行文与写作风格,研究高效人士的行为习惯,系统、科学、实用。查尔斯·都希格还是普利策奖获得者,耶鲁大学历史系学士、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
查尔斯·都希格在《高效的秘密》一书中告诉读者效率产生的源头是什么、如何保持专注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决定,掌握这些知识能帮助读者构建高效的思维模式。
--效率产生的源头是什么--
查尔斯·都希格告诉读者,产生动力的前提,是你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外界环境。如果你想要激发动力,就必须先让自己拥有掌控力。拥有选择的机会能够给人们带来自治权和自决权,这是动力产生的第一步。比如,婴儿在学会使用筷子之后,会更喜欢自己吃饭,尽管让成人喂养会更加省力。
我们可以用把想法转化成行动的简易方法,来帮助自己拥有掌控力的选择。比如,当你在处理一堆杂乱枯燥的邮件时,你可以在邮箱里选择一小部分先作出回复。这里的重点并不是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而是用做选择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能够控制局面。拥有掌控权能推动我们前进。
另外,我们还需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有意义的。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当我们意识到不起眼的任务会组成一件有意义的项目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小任务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情感回报,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做出了有意义的选择,以及我们真正地掌控了自己的人生。比如,回复邮件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它是一件你主动去做和想要完成的事,因为你相信它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动力正是源自这种主动的选择。
--如何保持专注--
要想成为真正高效的人,我们必须懂得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运用你的想象力,培养“讲故事”的习惯 :想象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应该看到什么和做什么,潜在的障碍是什么,你怎样提前扫除障碍,越具体越好。这样能建立起心智模型,它可以帮我们确定关注的对象,让我们能够主动做出决定,而不是被动做出决定。查尔斯·都希格建议读者,学会让自己习惯于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比如你是一名领导,你可以在开会之前猜想一下你会听到员工们说什么。如果到了提意见的环节员工们都不开口,你打算怎么做。
保持专注的关键在于,你要多思考。
--如何更好地做决定--
人们总是想着避免做任何的预测,极其强烈地渴望确定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
查尔斯·都希格告诉读者,如果你想要更好地做出决定,就要分析结果的各种可能性,哪怕这些可能之间存在矛盾。然后,你还需要明确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事,最后问自己哪个选择能够带来最好的结果。
比如,你需要决定晚饭是回家吃还是在学校吃的时候,你能确定的是学校的饭堂一定会提供晚餐。你不知道的是母亲今晚是否需要加班,如果母亲加班,你回家就只能和父亲一起吃泡面。
--总结--
用血肉之躯去应付超额的工作强度,通常是难以持久的。而 查尔斯·都希格提出的高效思维模式,能让我们在应对未来发生的一切选择和工作时,更加从容、更出色、更具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