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刚上幼儿园,我和很多家长一样迫切的想知道他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和别的小朋友打闹?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睡好?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可是不管你怎么问,他就是不说,反而找其他话题,顾左右而言他。可是在不经意间,他会自己说一些幼儿园的事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调节情绪得方式。3岁左右的孩子逐渐学会通过自己转移注意力以及回避的方式来调节不良的情绪。刚上学的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离开自己熟悉的亲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分离焦虑,他们能感受到这是不良的情绪,会让自己不舒服,所以他们会刻意忘记这段时间的事情,当然很多愉快的事情也会顺带被掩藏起来,情绪好了之后,他们会自然地浮现出来,所以有时候他会不经意地说起一些幼儿园的事情。其次,幼儿园发生了很多事情,很多新的朋友,新的老师,新的事情,新的情况,他一时之间短路了,就是懵逼了。试想一下,大人们突然接受太多的信息,你能全记下来吗?不可能的。刚到一个陌生环境,任何一点突发状况都会搞得你大脑一片空白。当孩子们艰难的渡过这焦虑紧张不安的一天时,父母的到来让孩子们欣喜若狂,学校的事情当然全都抛到了脑后。最后,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侵犯。孩子的独占性和自我意识在2岁左右就开始显现了。为什么很多孩子小的时候还愿意和别人分享食物、玩具,大一点后反而不愿意;而且开始区分东西是你的我的他的,连最喜欢的弟弟妹妹玩他的玩具也不干?这其实不是他自私。这就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需要适当加以引导。我们不停地问孩子这样那样,他会觉得自己的权益被侵犯了,当然他不知道这是隐私权,他只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妈妈为什么问,反而他会感觉很烦。
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第一,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在于孩子在学校吃了什么学了什么,他幼儿园能学到多少?幼儿园最主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交流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才是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情绪,如果他很开心,说明他过得不错,他克服了分离焦虑,懂得自己如何调节情绪,其他的你就不必太在意。如果他沉默寡言,说明他可能不太开心,这就需要警惕了。我们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让他把不好的情绪释放或者转移出去。只要孩子开心了,他会逐渐回想起幼儿园的事情,不经意间会唱首歌或者模仿老师说话,让你深感意外和欣慰。第二,如何把孩子得不良情绪转移或者释放出去呢,这就需要有效的亲子沟通。我们不要刻意的追问不停。孩子放学回家已经很累了,让他得到足够的休息是首先要做的。待到孩子精神好些后,我们可以一起做游戏,看电视,讲故事,把不良的情绪转移出去,或者睡觉时和妈妈说说悄悄话,让孩子自己把不愉快的事情说出来,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不要指责,要耐心倾听,让孩子觉得“不管我怎么样妈妈都是爱我的”,这样孩子才更有向你倾诉得欲望。当孩子倾诉完了我们再诱导性的提问,比如孩子不敢举手上厕所,你要问你别的孩子想上厕所是怎么做的啊,是不是要举手啊?那你为什么不那么做呢,听听孩子自己的理由,了解他自己的感受。最后告诉他正确的做法:下次你要上厕所也可以举手,老师会帮助你的。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只要做好了亲子沟通,你就是孩子的知心姐姐,孩子会主动和你聊学校的趣事。
大家还有什么好的让孩子和你分享校园趣事的方法可以加我微信xiaokh1交流哦,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