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经历了漫长的疫情期,失业的人不在少数。网上戏谑,过年做面皮点心是为增一技之长,混迹于现在的地摊市场中。这次疫情让我们才真真体会到存钱储蓄的重要性,体会到父母口中稳定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既已如此,我们能做的是在职场空白期,努力的阅读,增长知识,缓解焦虑。
来说说最近的热销书《格局》,只分享做好重要事情的途径,希望在疫情全面结束,工作有着落之前,可以给那个盲目焦虑的你一点新的启发。

最下面的基线是什么?是我们现有掌握的基本知识。听到很心酸的一句话:我奋斗这么多年才能达到你最初的水平。我想并非是天生有别,是在成长之初,这部分人有明确目标,专注学习,习得了我们不曾有的逻辑思维和专业知识。工作中,基线似乎隐藏了,但是只要有机遇,便能大放光彩。
最上面极限是什么?是我们无法突破的。比如火电厂或者轮船上使用的涡轮蒸汽机的效率不能高于60%,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假如有人执意认为效率应该达到90%,则会耗费时间,最终白费精力。而在科学中有很多极限是我们无法超越的,所以要掂清楚专业的极限在哪里。
中间攀登的阶梯是什么?是我们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越接近基线越粗,越接近极限越细。比如做一份工作,我们要在基线的基础上,不断地靠近极限。书中举了一个投资界的事情,有位伙伴在企业里很有话语权,在工业界也有权威,人脉众多,但是转行做投资后,没有朋友愿意把钱给他管理,因为大家觉得他没有那么专业,也就是在投资界没有建立基线。这位伙伴用1个月的时间重新圈定融资目标及要做的事情,提升基线,设定提升的步骤(也就是阶梯),阶梯以外的事情一概不做,最终在工业界获得初步认可。后期不断提升基线,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投资人之一。老人们常说:专业在手,吃饭不愁。希望这个“专业”是你的基线水平,后期可以不断提升,实现自我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