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可以知兴替。
苏联解体距今已有27年,关于其败亡原因,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历史等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这些结论或浅或深,但窃以为始终感觉没有抓住最核心、最根本、最关键的原因,直到近读刘舸博士的《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一文后,对文中的观点深以为然,觉得是抓住了苏共败亡的要害,对于我们党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刘舸博士通过认真分析解读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列夫和戈尔巴乔夫等历任苏共核心领导人的成长经历、理论素养以及执政期间的成败得失,得出苏联由盛到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苏共自赫鲁晓夫开始,高层领导人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一系列策略和理论失误发展到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导致苏共意识形态混乱崩溃,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动摇,腐败滋生蔓延。共产党的领导权和社会主义制度遭到各种反动派的批判和丑化,使苏共执政的合法性丧失、社会主义制度被抛弃,最终出现苏联亡党亡国的悲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中国国共产党执政掌权,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现已走过了69年的风风雨雨,正大踏步迈进新时代,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百年复兴的新征程。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回望曾经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兴亡历程,我们必须牢记: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我们党的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理想信念为什么不坚定,最核心就是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没有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我们要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最重要的就是时刻注意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而且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经济工作或者其他方面工作可能会出一些错,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能够纠正过来。如果在理论上出了错,就会断送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不学习先进理论,不掌握先进理论,苏联的悲剧就很有可能重演。
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打虎”“拍蝇”“猎狐”,全面从严治党的笼子越扎越紧,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但我们还是要看到,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认为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一些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接受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为什么非要拧着来?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可看看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就是因为勃列日列夫、戈尔巴乔夫之辈不学习、不钻研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被西方所谓的“民主”蛊惑,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揭露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本质,给予西方的宣传以有力的回击,从而导致苏联国内、党内思想混乱,使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一步在党内滋生蔓延,其结果是逐渐孽生出所谓“体制内的反对派”在暗中窥测方向、等到时机。一旦感觉机会成熟就肆意否定苏联革命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充当了促使苏联败亡的“吹鼓手”。
我们现在有没有这些“体制内的反对派”?我想或许是有的。曾经有一段时间,网络上就出现过很多恶意放大政府错误、丑化党的开国领袖、抹黑革命先烈的言行,他们的险恶用心虽被及时揭露识破,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那就是理论阵地须臾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用先进的理论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好接班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当前,70后、80后、90后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他们中的大多正处在厅局级、县处级等中坚岗位,是实现十九大报告规划蓝图第二步计划的主要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理论素养的高低,将决定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决定中华民族百年复兴梦的实现。这些人,普遍学历高、有冲劲、有朝气,但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特别是他们生活在和平祥和的时代,没有老一辈革命家那样有严酷斗争的考验经历,也没有大多数50后、60后领导人上山下乡的吃苦经历,如果再不进行严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再不对理论学习提高兴趣,亲自思考和撰写涉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社会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中的重大问题的文件和文章,就可能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潜在危险,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辨明马克思主义,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捍卫者和践行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用革命的理论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让党的事业永远迸发出青春活力和蓬勃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