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阅读「知示学院」的第 5 篇微课文章。
本次课程将带你了解积极主动对人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积极主动,最后学习如何积极主动的面对人生中的3类问题。
----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这一课题,学习资料为《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本书作者一共讲述了7个对人生至关重要的习惯,“积极主动”是第一个习惯,也是最基本的一个习惯。
其他6个习惯都需要以“积极主动”为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养成。
而且就连现在流行的“终身学习者”或是“成长型思维”,这些也都要以“积极主动”为基本点才行。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掌控自己就需要主动的去做点什么,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被动只会让你被他人所控,而不是自我掌控。
K:人可以自由选择如何面对外在环境
如果我们仅通过时下流行的社会观点以及周围人群的意见、看法和思维来进行自我认知,那你将永远都不会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
“你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
“你穿这件衣服不好看”
“你怎么总是把东西弄乱?”
“你不可能成为科学家!”
然而,这些零星的评语不一定代表真正的你,它们所反映的只是说话者自身的想法或性格弱点。
应激的反应
时下盛行的社会观点认为,环境与条件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这种看法已经被广泛接受,并总结出了3种用来解释人性的“决定论”。
1.基因决定论(Genetic Determinism)
认为人的本性是由祖先的遗传基因决定的。比如一个人的脾气不好,那是因为他继承了先祖的DNA中就有坏脾气的因素。
2.心理决定论(Psychic Determinism)
强调一个人的本性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比如每次犯错都内疚不已,那是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你的童年经历的感受是相关的。
3.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主张一个人的本性是有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比如周遭的人与事,或者经济状况与国家政策,乃至自然环境都可能是影响因素。
以上这3种模式都以“刺激与回应”理论为基础,其基本观点认为“人们会受条件左右,并会以某个特定的方式去回应某个特定的刺激”。
当然,我们无法否认条件作用的影响巨大,但并不等于承认它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可以决定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选择的自由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故事
(Victor Frankl,1905 -1997,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
弗兰克尔是一名犹太人,曾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他饱受凌辱,历尽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忽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后来他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
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
这期间他设想了各式各样的状况,比如想象他从死亡营获释后,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自己从这段痛苦遭遇中学得的宝贵经验。
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修炼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将内心中自由的种子培育得日益成熟,直到超脱纳粹的禁锢。
同时这种力量还感化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帮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重新找回自尊。
对于物质环境,纳粹享有决定权,但弗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们有选择的自由。
小结
选择的自由需要具有人类特有的4种天赋:包括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
其他动物即使智慧再高也不具备这些天赋。动物基于本能作出反应,它们虽然也可以被训练做出特定回应,但却无法指导训练和突破本能。
但人类却可以自己创造程序,完全不受本能与训练的约束,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回应。因此,动物的能力有限,人类却永无止境。
但如果人也像动物一样,只听命于本能及后天环境的影响,那么个人的发展也就极其有限了。
但若能加以锻炼和开发,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我们独具的人类潜能——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自由做出选择的能力。
R: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的焦点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问题,比如身体健康、子女教育、事业发展或国家大事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
“关注圈”可以区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圈内)与人们不关注的问题(圈外)。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可以被掌控的事物可以圈成一个较小一点的“影响圈”。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子,这样就能大致判断他是积极主动的人还是消极被动的人。
消极被动的焦点模式
如果我们的焦点主要在“关注圈”,那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这样做的话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消极被动者的焦点大多都集中在自己无法掌控的外界事物,什么“国际大事”、“热点新闻”和“娱乐八卦”等等。
过度的注意“关注圈”内的事物,紧盯他人弱点、错误和环境问题,对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紧抓不放,结果就越来越怨天尤人。
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比如“如果”和“假如”,言语中往往也会暴露出推卸责任的意图。
一遍遍的述说着自己的不幸,一味的怪罪别人和环境,甚至把生肖、星座和算命也扯进其中。
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只顾着揭发对方的过错,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更谈不上影响对方。
不断的指责对方不但无法使人改过向善,反而会令人恼羞成怒更加逆反。
消极的能量还会逐渐缩小“影响圈”,使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聚焦于“关注圈”,从而忽略了自己能够做的事情,造成了自主行动的范围日益缩小。
积极主动者的焦点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持续而积极的能量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和成长。
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是从“我”和“做”为开始的,例如“我可以做、我可以更好,我能做到等”
这也是真正有效的策略,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也就是先改进自己的缺点,努力做好自己,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
积极主动者有意识地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或一时冲动而行事。更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
积极的能量扩大了“影响圈”,使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越来越多,也就不断的扩大了自己能做的事情,从而能更好掌控自己。
小结
如果能对选择的自由加以善用,那么自由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反之就会越来越小,直到只能够“被动生存”,即按照他人的意志生活。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的想法本身就成了问题,这种“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然后再去影响他人。
聚焦于“影响圈”,着眼于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不必担忧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A: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人生问题
我们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3类:可直接控制的问题、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和无法控制的问题。
对于这3类问题,积极主动的人总是能由“影响圈”着手,并加以解决。其实不管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步永远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1.可直接控制的问题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与自身的行为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正确的习惯、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学习新的方法来解决。
承担责任,犯错就改。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犯了错误就要马上承认,改正并从中吸取教训。
自我意识与良知的天赋让我们能够自我检讨,发现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待发挥的潜能以及有待克服的缺点。
想象力与独立意志的天赋会配合自我意识,帮我们做出承诺,确立目标。把精力投放到影响圈内,从各种小事开始,许下承诺并付诸行动。
2.可间接控制的问题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通常与他人的行为有关,可以通过间接影响去解决。
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对于别人的缺点,不要一味指责。
设身处地去为对方着想而不是针锋相对,用行动以身作则而不是口头游说,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3.无法控制的问题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无能为力的问题,例如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或是当下环境中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就是微笑与平和的接受现实。纵使有再多不满,也要学着心平气和,这样才不至于被问题控制。
有些事物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比方说天气和环境之类,但我们仍可保持内心环境的愉悦气氛。
不管外界反应如何,这些都并非重点所在。重点在于你处事的态度与注意的焦点。也就是说,你的态度其实就是决定你人生的关键。
小结
“以勇敢的心去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以平静的心去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并以智慧的心去辨别出这两种事情。”
----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全部内容,谢谢收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