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林黛玉的悲情到王佳梅的孤独

从林黛玉的悲情到王佳梅的孤独

作者: 阿吉村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1-29 16:47 被阅读0次

    “悲情”与“孤独”就像是人精神世界的两个层面,悲情属于层面上的宏大情感,孤独则属于层面下的狭隘情绪。孤独是作家谈旧了的话题,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用几代人的生命阐释孤独,在《苦妓回忆录》里用老人的独白讲述孤独,再到匈牙利作者在《烛烬》借老将军之口也彻谈孤独,相反对于“悲情”一词的描述却少之又少,尤其是近代人的文学中,似乎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中,人们已经很少能体会到类似于“悲情”这样沉重的情感。在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我们还能感觉到这种模糊的情——经历过战争的人,面对文化的摧毁,城市的重建,一种对世界的绝望,对现实的消极态度浮越在人们的脸上。这时,无论再热闹的声音也挑不起人们的激情,只有一种莫大的悲情感会压迫着人们,逐渐使人变得麻木,这有点像信仰萨特的存在主义,无时无刻那种压抑,绝望不在主导你的情绪。但侯孝贤所拍摄的这种“悲情”绝不等于林黛玉性格里的“悲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源于外界,而另一个源及心性。林黛玉是个欠泪之人,这仿佛是作者在提醒着我们,黛玉衔泪来到人世间,万物在黛玉眼中皆是悲情所化之物,因而黛玉的悲情是自心而生,而侯孝贤电影中,城市的悲情却掺杂了太多外物所累积的悲伤情感。

    《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的悲剧,在此之前,悲剧从未出现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鲁迅说,悲剧便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曹雪芹便将一个人丁兴旺的贾府摧毁给人看,最后都只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可以说,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的悲剧人物,《红楼梦》中的女儿各有各的悲,柳五儿的悲在于她病弱的身子骨,晴雯的悲在于她强硬的性格,湘云的悲在于不为自主的命运,袭人的悲在于她低人一等的身份。唯有黛玉的悲与众人的悲都不相同,黛玉的悲在于她的“情”,也正因为这种不同的存在,才使得黛玉在《红楼梦》的悲剧中最具代表性。

    黛玉进贾府时正值花冠之年,就相当于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大多数人可能不会理解一个这么小的女孩子为何会有一种悲情观。翁子光在2015年拍摄过一部电影《踏血寻梅》,电影中十六岁女孩——王佳梅的生命历程可以使我们更能理解黛玉葬花,痴迷“妙词艳曲”的行为举止。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宝玉悄悄递给黛玉一本书——《西厢记》,“不到一顿饭的功夫,黛玉已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作者用语极为简短,却将黛玉的反应精炼而准确地勾画,黛玉是个懂情的人,对于情甚至可以说是敏感,这里才读十六出,便已余香满口,到此为止,黛玉仅展现她对情的扑捉,却还没体现出他在用情之时常常是悲情的特点。再往下看,便是黛玉“住步侧耳细听”《牡丹亭》,作者以“自叹”“心神摇动”“如痴如醉”“细嚼”“仔细忖度”“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等语言细描黛玉听曲的神态动作,作者以“痴、醉、痛、叹、落泪、动摇”等几个悲情色彩浓重的词语刻画出黛玉伤心人的性格,古之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语句感时伤世,黛玉与诗词人一样对于自然万物的生长凋零都会不自觉产生悲情之感,悲情此时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价值观,含蓄地说是一种物哀的审美,总而言之,悲情之人常常喜欢将自己生命的更替投射到外物之中。促使黛玉情感溃堤的不是仅仅一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作者在这里铺开描写黛玉的心理过程——“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有词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黛玉素来是不喜看戏的如今却因为以曲词而泪粘裳,而在这一出黛玉用她的悲情观欣赏“如花美眷,似水流连”便能丰富联想,而所联想出的语句又是更具悲情色彩的语句,顿时黛玉感到人有将死之日,就如落在流水中的花瓣将不知去向。如此悲情的价值观,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人物列表中将在也找不出另一个人。

    像黛玉这样悲情的人物在现今的社会中很难找到原型,那么这说明《红楼梦》这部作品已经脱离了时代心理,与21世纪的受众之间存在隔阂了吗?自然不是,虽说当下社会找不出第二个林黛玉,但却存在若干个王佳梅。

    王佳梅是《踏血寻梅》中的女主人公,16岁去到广东投奔母亲,却因为经济原因辍学做援交女,最后被客人丁子聪杀害。在王佳梅身上没有丝毫“悲情”的特征,她不会像林黛玉一样,因为一朵花的凋零而想到要将其埋葬,并唱出一首葬花吟。王佳梅对万物的生命缺乏敏感度,这是社会的现代化所造成的,也是王佳美与林黛玉看似不同的主要原因。但王佳梅和林黛玉一样地‘不语’,无论从黛玉到王佳梅的孤独之间相差几个十年,人与世界都会隔着一层膜,这层膜让黛玉时常自哀自怜,让王佳梅陷入厌世情节之中。郑秀文曾采访王佳梅扮演者春夏,她说“王佳梅在最后被丁子聪杀害的那一刻,她是微笑着离开的,她似乎很渴望死亡,一个16岁的女孩子为什么会渴望死亡,这会不会不太正常?”春夏说:“因为她所承受的孤独、痛苦已经超过了他那个年纪所应该承受的。”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会经历一个“亲密感对孤独感”的过程,在这个时间段的王佳梅渴望温暖,渴望亲密的人际交往关系,而现实并不如此,因而就产生与世界的巨大鸿沟。王佳梅的孤独与《悲情城市》的悲情有着某种相似性,即二者均在外界因素的推动下产生。这也是为什么黛玉的悲情观在现今社会找不出原型来的原因,即悲情在现今社会多受外因影响,常以“孤独”的形式寄居在人身上。

    在《红楼梦》中,黛玉的命运常常受其“悲情”的价值观影响,高鄂版的《红楼梦》,黛玉实际就是被自己吓死的,听得院中的老婆子多的一句嘴,便以为自己要嫁给黛玉,一会儿听见别的,又以为宝玉要离开自己,更因为自己是外姓人便消极地认为自己在贾府受尽欺负。由此看来,他的悲情有时又是一种敏感脆弱的表现。而在周汝昌先生的《红楼真梦》中,黛玉的命以跳水自尽结束,正是她那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度花魂”出示了她的结局。

    从林黛玉的悲情到王佳梅的孤独,一种物哀的审美情怀少了,对个人顾影自怜的心理更深了,故而,林黛玉走不近21世纪,因为现实中的人难以达到对世间万物产生情感,王佳梅与世界没有情感于是她想离开,而黛玉不同,她饱读诗书,她与一花一草性灵都是相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林黛玉的悲情到王佳梅的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hp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