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年方四十三,是鲁北地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五年前跟邻居学会了泥瓦匠,于是在务农的间隙跟着邻居去建筑工地上干一些零散的活补贴家用。日子一如既往的延续着,然而两份成绩单彻底打破了家庭的平静。
事情起源于王贵的一对儿女:女儿王芳,年方十八,就读于省重点高中高三年级;儿子王军,年方十六,就读于省重点高中高一年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虽然国家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快速发展,但在广大的偏远农村,教育还是一个比较头疼的话题,普及义务教育后,大量的农村青少年初中毕业后就踏入社会参加工作了,少部分人选择了职业技术学校钻研技术,剩下屈指可数的优秀青少年选择了高中教育,继而追寻那个堪比天高的大学梦。
王贵是个幸运儿,家庭不济的他竟然靠一副勤劳的双手把他的儿女双双送进了省重点高中,村里人纷纷祝贺,外村人也刮目相看,然而只有王贵保持着一副清醒的头脑。他家三代贫农,祖上也从没出现过秀才之类的有文化的人,家里缺少读书基因是王贵和他老婆达成的共识。虽然孩子考进了高中,但这仅仅说明是上了高中而已,高考才是一个最大的门槛。自己家里穷,没钱给孩子提供更优越的生活,这怎么可能支撑他们考上大学呢?
可是就在这一年年末,期末考试成绩寄到家里,王贵打开一看瞬间蒙逼了,两个孩子都是前三名,“这搞毛线啊”王贵一边抽着烟一边嘀咕。要知道,在省重点高中里每班前三名是很有把握考上重点大学的。看来是文曲星下凡了。
这一晚,王贵和他老婆兴奋又忧伤,兴奋的儿女的出息,忧伤的是没票子。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畅想未来、商量对策,情到浓时王贵控制不住了,三下五除二脱掉了老婆宽容破旧的内衣内裤,用他那略带锈迹的蘑菇不断敲打老婆那条稍显干燥的河道。老婆也是彻底释怀,大声的吼叫,两只手死死抱住王贵的腰,一前一后拱着身体配合着。那一夜,王贵与老婆大战了三次,直到彻底无力瘫软在床上。
这一夜的幸福生活与以往不同,他们不仅做出了爱,还做出了一项改变他们命运的决定——买辆拖拉机。王贵听说开拖拉机要比泥瓦匠赚钱多一些,虽然更累点,但为了孩子,王贵豁出去了。王贵去机械厂买了一辆东方红牌拖拉机,跟别人学了几次就和老婆开着上路了。他们联系了一个工作——给工地上拉土,一车10块钱,王贵盘算一天能拉10车,一天赚100,一个月赚3000。那个年代一个月3000块钱已经很不错了,王贵很欣喜,越干越带劲,虽然这10车土要占据他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八点的时间,而且装卸全是靠他和他老婆两个人的人力。
两个月后的一个傍晚,王贵一如既往地用铁掀往车上装土,突然王贵感觉胸口有些闷,伴随着心脏有些疼痛。王贵没在意,毕竟干这么重的体力活身体怎能舒服呢。而且自己没病没灾好多年了,不可能有病。就这样撑到了晚上八点多,王贵回到家一屁股坐下就晕过去了,伴随着头冒大汗,嘴唇发紫。他老婆看到后都吓坏了,赶紧叫邻居来,找了个车把王贵送到医院,鉴定结果出来了,王贵得的是急性心脏病,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手术费高昂不说,这个手术意味着王贵要从此告别体力活了,他的拖拉机,他的泥瓦匠,他的耕地,都将随着这个窄窄的桥而离他远去。王贵一家四处借钱,最终凑齐医药费,将手术成功做完。
回到家后王贵整日愁眉苦脸,欠别人的债要还,孩子上学要供,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出去打工了,他老婆找了一个酒店保洁工的活,一家的支出就靠她这点薪水。更要命的是王芳和王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父亲的病受打击了,二人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王芳高考成绩下来后发现自己考大学无望,就找了份工作。王军成绩也一直在下游水平徘徊,上到高三已经跟不上别人的节奏了,不得不选择退学。
王贵家的大学梦就这样无任何理由的破碎了,剩下的只是他那颗苦笑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