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屈原

作者: 归去来兮_c94f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08:33 被阅读0次

        沁香的粽子开始入驻餐桌时,我突然意识到端午节已经悄然而至;当软糯的粽子在唇齿之间时,我又回忆起了那个人--屈原以及他用生命谱写的哀歌。

      人们称之为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自创“楚辞”、“词赋”文体,开创“香草美人”的传统,留下了中国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他的才名惊艳了几千年,世人为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痴狂,不断为之而探索追寻,希望深入了解其是什么样的人。

      屈原撇开其他不说,单单只说他的“狂”。屈原自持才高,当然也确实满腹经纶,不吝于人前显示自己的才华,招小人嫉妒在所难免,通过诗句来看他内心世界:“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屈原认为自己内外兼修,自视甚高,怎一个“狂”字了得?当得二字“狂傲”,要不然怎会立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豪言壮语。

      为什么对屈原推崇如此?初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时,我被屈原浓浓的哀思所打动,作为一个贵族,衣食无忧,何必为生活之艰而长唉短叹,但屈原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从小开始体恤民生,为民众尽绵薄之力,长大以后更是如此,多次觐见楚怀王为百姓谋福。优良的生活环境没有腐蚀了良知,屈原终生对百姓都怀有善意,人们对他的爱戴毋庸置疑,也情有可原。

        如此狂傲不羁,大仁大义之人,难逃国破家亡的命运,不得不叹以悲哉哀哉,究其原因,怪帝王无情,责奸臣当道,怨后妃误国,而屈原自身则败在了生性耿直之上。耿直本是忠臣之范,臣子纳谏本是让帝王懂事理,明得失,有唐太宗以魏征为镜为例,昏庸的帝王只顾自身的享乐,“亲小人,远贤臣”,楚国危亡之势不可回天,任屈原再才高八斗,一切都是杯水车薪。

        汨罗江之上,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叹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愿与污浊的人世成为一丘之貉,保持自己的初衷,遂抱石,纵身投入滚滚江水之中,同楚国共消亡,成就了自己的爱国佳话。我想我理解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屈原何等的才干,与项羽可比上一比,楚国的复兴并非是梦,但一切都已经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国将不国,又何必徒留于世,不如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吧,这应该是屈原自始至终的坚持所在。

        粽香环绕,端午佳话,莫说不是对一代伟人的祭奠以及对精神的传承。

相关文章

  • 话屈原

    沁香的粽子开始入驻餐桌时,我突然意识到端午节已经悄然而至;当软糯的粽子在唇齿之间时,我又回忆起了那个人--...

  • 话屈原

    话屈原 文:Recycler 47/394.3691 简版:纪念屈原的活动,已经变味了,带有铜臭味。 一个新问题会...

  • 端午话屈原

    端午安康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大诗人,2020年是他诞辰2360年。 每到端午节,很多人都会想起他,说“正是因...

  • 端午话屈原

    庚子年的端午节相比往年少了许多相聚和喜悦。在疫情较重的地方还显得很悲伤和沉重,许多人家的节日从以往的团圆成...

  • 端午话屈原

    明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说起端午,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屈原。 说屈原必定要加上“爱国诗人”,鄙人才疏...

  • 端午话屈原

    端午时节话屈原 生前常哀民生艰 才华人品俱拔尖 无端遭受小人陷 去职流放郁寡欢 国破家亡不忍见 忠义之躯为国捐 投...

  • 端年话屈原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紧密,中国历史上唯屈原一人。 今日端午,遥祭...

  • 端午佳节话屈原

    端午佳节话屈原 张小笨 ( 整理) 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一说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初...

  • 粽子飘香话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闻粽子飘香来。对于今天的国人来说,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赛龙舟,已经只是一种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

  • 端午话粽子

    端午话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投身汨罗江后,刚开始是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身体,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话屈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hx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