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的有意来重庆长滨路的曾老幺吃鲫鱼,排个号43号(号码很好,4+3=7,7上,永远向上),前面还有30个排队,纠结等还是不等,最后还是感性的决定“等”。

生意还是这样的好,路边摊的凉糕和移动烟摊蹭流量,生意也那么好。

突然我在思考流量这个话题,对于流量这么大的餐饮,他家的知名度和场景体验是有保证的,虽然菜品千年不换,但是口味还是那么的诱人。

那么问题来了,首先场景是防空洞体验,产品是冷锅鲫鱼和干锅特色味道,流量是广大的重庆和外地人群。
如果我要在它旁边看一家鲫鱼店,我怎么干过他家?这里面要说的就是“定位”,其次他的产品是冷锅鲫鱼等,我也要做冷锅鲫鱼的话,我的独特产品主张和情感主张是什么?

老板突然叫到我的号,运气很好,防空洞最深处的位置,也是最凉快的位置,座位号38号也是吉利数字。

看看菜单,觉得可能是生意非常好的缘故,菜单也是千年不换,思考又来了,这个菜单如果是我们,怎么来改变他的美感,刺激用户点更多的菜品呢?

速度的点了鱼和排骨先吃吧。



感觉自带拍照软件不行,速度的换上foodie软件拍摄。

光明的促销员不在是年轻的美女,而是一位阿姨,每一桌的推销酸奶,生意特别的好,基本每桌都要买,一个销售话术是喝酒后喝点酸奶,另一个话术是美女,喝点酸奶,吃辣对胃好。
其实传统的销售话术,也挺实用。




防空洞里有很多可以做的广告流量,但是做为消费者来讲,所有的海报都敌不过服务员阿姨的围裙,大大的两个字“豪吉”,基本是低成本流动性的广告传播。

思考有很多:反应式思考,发散式思考,逻辑式思考,对于这家店来说,流量巨大,场景足够,我们怎么蹭流量?我们怎么定位?
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