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深秋,干燥,这个时节应该是去看胡杨林的好时候,随朋友去了神木园和刀郎部落也有胡杨却不是最好,听说最好的在沙雅。无赖地大无志同道合者,期待是最好的东西了吧能比现实的美景给予更多的欣喜。说来也巧去年我们一群无猜感人至深的送兄弟服役只知道他来了这西北边陲。突然接到电话:“来见我”,自然是火急火燎,欣喜不以。他在库车每次几十辆后勤军车开一天一夜去喀什在阿克苏兵站休息有短暂的时间出来,许久不见说话依旧热情洋溢且更多了几分精气神。在茫茫的戈壁穿行,目之所及晴空万里雪山皑皑,有了这样的熏陶人的心胸怎能不开阔。
从这儿往南一百多公里就是塔克拉玛干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不知道春天东南风吹起来是个什么样情景且不管它了。这儿是个神奇的地方,刚来时很纳闷儿怎么有植物的地方植物绿得可以渗出油来,没有植物的地方寸草不生,后来发现不浇水植物是不会生长的,盐碱地雨水少蒸发大!所以所有的绿化带全都有五厘米以上口径水管每天灌溉。那来那么多水?其实绿洲里是不缺水的,往北几十公里就是天山那里是水的源泉,顺流而下形成白水河和多浪河穿过阿克苏其水流量不亚于老家的任河,夏天雨季还会爆发洪水。水穿城而过自然少不了开发利用援建的杭州人按照江南的风格沿河修建景观带、别墅、房产,到了夜晚灯光亮起颇有几分感觉。
走在大街上没两步就会见到学校,就像在西安没两步就能见到高校一样,同学分到市二小工作虽说是市重点小学但占地面积不足五十亩,教学楼是十几二十年的老楼分布极不规律,就是这样所学校却有四千多个学生两三百教职工,硬件差软件相对较好所以都想把孩子送过来。自然经济实力不俗原因不必多说了。假期在十二校度过十二校在城的东边火车站的家属院里,不要以为家属院很小,其实是一大片灌木林子中间修了房子和学校,T字型马路往进走两边是摊贩和饭馆往右一拐就是学校,学校正在建设中规划整齐教学楼蓝白相间。最好的是学校里有一大片梨园,梨不大却甜的过分也无人管理肆意的压满枝头,早上起来顺手摘个吃掉才开始刷牙。我在城西郊区的高级中学,而这里是两个极端,学校刚建成不久,棕褐色的仿欧建筑群,绿油油的草皮,交错的马路颇有几分大学的感觉。大门朝南,门外是一块农场灰蒙蒙的绵延几公里,远处是一片看似杂乱无章的农房最后一排排白杨树挡住视线。要是天气晴朗无云站在楼上往北可以看到雪山,往东视线穿过一片灌木林则可以看到市区的高楼和高楼上耸立的塔吊。每到周六放假是学校最热闹 的时候,公交车开进学校,门口也停满接学生的车。几个小时后恢复平静,学校立马变成像是被遗弃的孤城。
出民族人口外,这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当然最多的是四川人,其次有河南人陕西人甘肃人,还有自认高大的杭州人。他们都看重了这块风水宝地,来到这里种果园,种棉花,开采天然气开发房地产。然而这广阔的大地似乎改变了他们,都那么热情洋溢,都那么勤恳朴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