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

作者: 巴赫挥鞭 | 来源:发表于2022-11-22 00:59 被阅读0次

今天反复地聆听对比着傅聪和Pollini演奏的肖邦最后一首《夜曲》(E小调,OP72.1),品味这两个肖邦权威艺术家的不同演绎。

这首三段式的夜曲结构不复杂,行板,中段被傅聪喻为“十年生死两茫茫”。同样的第二段音乐,由于两位大师的不同处理,结果得到了两种不同的意镜。Pollini的处理细腻精致,力度较弱,pp到p,像叹息,接下来的一个f,对比鲜明,让音乐更富于戏剧性,很像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傅聪的处理不同,力度与第一段比没有弱很多,也就缺乏强烈的对比了,音色也粗糙,表面听好像很草率,但仔细倾听,特别是结合结尾的音乐处理,就知道其用心良苦了。这不仅是“天凉好个秋”,根本就是“无处话凄凉”了,悲怆之情袒露无遗。

这就是肖邦,故国难回;这也是傅聪,生离死别。这种意境,是养尊处优的Pollini没法深刻体会的,也许他所能体会的只是维特式的烦恼吧。

钱锺书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中,把悲剧分为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若按此分,Pollini演奏的肖邦属于前者,傅聪演绎的肖邦属于后者,而历史上真实的肖邦悲剧,无疑是命运式的。命运式悲剧更沉重,却也更平静。这在乐曲的结尾就体现出来了。

不知道是录音的问题还是钢琴家处理的问题,觉得pollini的结尾很潦草,怎么中段处理得这么精致,结尾却如此马虎呢?虎头蛇尾的。亦或是预示了青春没有失败,仿佛是将小刀掷入水中,让维特去死吧,歌德还要写几十年的《浮士德》呢!

傅聪的结尾处理最让我感动,音量飘渺了,却敲在心头,音色渐渐暗了,怎么更清晰分明?在音乐中,弱音比强音要难,顾圣婴的生前好友刘诗昆在回忆“小阿妹”时说:“我一直都无法超越顾圣婴对轻音的掌握,她手指的柔软、灵敏,她演奏的技法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可以比拟。”。我没有这么敏感,对我的这个偶像的轻音没特别强烈的感觉,只是折服在她仙女般的梦幻中。但傅聪的这几个轻音,却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耳朵听到的是轻音,心里敲响的却是一阵鼓声。斯人已乘黄鹤去,天水茫茫空悠悠。

你走了吗?真的走了吗?我知道,留不住你,你迟早要消失的.可是,

“桥断爱不断,爱断情不断,情断缘不断,缘断梦不断。”

体认到永恒的命运后,反而更能平静。


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相关文章

  •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

  •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十年,生死两茫茫

    疫情 闭关 复工 这些时间以来 从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无能为力 到踩着点的按图索骥 疲于奔命 再到现在忙到陀螺一般的分...

  • 孙庚启|2018-12-06

    今天说一首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 苏轼的那一段缱绻爱意

    生死相隔 情真意切 ——赏析《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 古代诗词鉴赏5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生死两茫茫

    by mabel zhang 感念,生死之間生命的頑強,掙扎 关键词~ 墓地,坟头,尸体,恐怖,阴冷,埋葬,暗淡,...

  • 生死两茫茫

    我们的人生总会经历着什么,来为平淡的人生增添几许哀愁。恰是这几许哀愁,又是那么令人刻骨铭心,那么令人哭嚎绝...

  • 生死两茫茫

    最后的这段时间,你一直不清醒,说话也再也不清楚了。握着你的手,从最初的回应到毫无反应,听着你费力的呼吸。你想活,可...

  • 生死两茫茫

    by mabel zhang 关键词~ 墓地,坟头,尸体,恐怖,阴冷,埋葬,暗淡,亲人,自己,创伤,虐待,噩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年生死两茫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ko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