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樊登老师那句话:如果你带着评判而不根据事实说,对方会不承认,一下就想到了小时候为了讨好父母做的百般努力,但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会被恶语相加!于是我最讨厌收拾房间的时候,听到别人的唠叨甚至指责;最讨厌我在努力做事情的时候听到,你做的不够认真…
生活中,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发脾气的时候会对我说:整天什么都不做,懒得要死,学习学习不行,干什么都不行。开始的时候我会去反抗,但越长大越孤单吧?对于他们说的,我不止是不理不睬,更加厉害的是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在妈妈的嘴里,我俨然就是一个废物。)可惜的是,爸爸充当的是妈妈的助手,在最需要肯定建立自信的时候,没有任何来自于家庭的肯定。导致我,在30岁钱,从来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低人一等,丑陋不堪的女人。怕老公出轨,怕被别人瞧不起……怕这怕那,做什么事情畏首畏尾,和别人的相处也是以委曲求全为主。
记得叛逆期的时候,我把所有和妈妈拍的照片都拿出来,准备剪掉。好像在自己的青春期里,妈妈完全扮演着一位暴君,不只有言语上的伤害,还有肢体上的,青春期没有一点关于妈妈的美好回忆,也许是她期待太高了?
30岁之后,我很幸运的遇到了心理学,也很幸运的遇到了一群真心肯定我的老师和朋友,每周很积极的去参加各种活动,我知道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影响:努力上进,有能力,竟然还有学霸的称号…这是我为之终身努力的称号,从小就从爸爸妈妈口中得到,但结果却是我用自己的颓废,告诉他们你们的方法错了!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住校,寝室里的姐妹都哭天抹泪的,只有我兴奋无比,我觉得自己终于逃出来了!而且,我当时就下定决心:我今后的生活一定要离这个家,离我的父母远远的。
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把家安在了原在家乡千里之外的杭州。而且我也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绝不对自己的孩子恶语相向,棍棒相加!虽然还没有完全解决父母的问题,现在的我,已经成了父母的依靠,虽然他们还会抱怨,但对于我的影响却没有那么大了。
我昨天听了《原生家庭》说到的那封信,本来已经完全放弃跟父母关于我童年的沟通,现在的我却突然想试试,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作为女儿对他们说给予的一些感受和期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