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碰纸质书了?
你上一次去书店是什么时候?
你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
庆幸的是毕业多年,仍然保留了阅读习惯。
可也沾染上了当下读书的恶习,不在购买纸质书,电子书下了一堆,看完的很少,碎片化阅读,每本书翻了一下目录,看完想看的,就扔到一边。
我大学修的图书出版专业,那时的我大概也没想到,有一天,图书正从我视线中消失。
多么可惜的事情。
前段时间看调查说,我们现在阅读上花的时间比过去多得多,但曾经的如饥似渴,收到新书的欣喜若狂,却成了一种怀念。
记得小初那会儿,同学有套《福尔摩斯探案集》,开始只借给玩的好的小伙伴,后来,从一个玩的好传给另外一个玩的好,这本书在班上流传了一个学期,直到暑假都没能没有传到我的手上,当时想等我有钱了自己买。
现在终于能买起了,却可悲的发现,拿着电子书的我,已经不在购买纸质书了。
说这么多,其实我是想给你推荐一部央视出品的纪录片《书迷》。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732bcdcf2ba3a5ba.png)
从一本书的诞生,到书店风景,再到淘书迷的地图,最后是贩书记,共四集,每一集都在讲述书和人的故事。
你将看到,这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脱离人们视线,承载知识和文化的书本,在书迷的手中,一直以亘古不变的姿态活在这世间。
1、书的诞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249d573d59be0c53.png)
大学老师说,做书是个精细的活。碰到一生只写一部书的作者,比如《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时间就更加漫长,制作也更讲究。
选书要看眼缘,一本好书能被人看上,装帧是第一道防线。
朱赢椿,国内知名装帧设计之一,他设计的书曾多次评为“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
他认为纸质图书永远不会消亡,而他自己的生活态度也如纸质书一样,在快速变迁的时代里,呈现低调、不动声色的姿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4a76110712c4b22c.png)
他花了三年才出炉《不裁》,更是用了四年时间才不紧不慢的做完自己创作的《虫子旁》。
耐得住寂寞,守的住繁华。这种慢是他最理想的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115c31683b028b03.png)
饶平如,一个普通的老人,2008年妻子毛美棠去世后,为排遣对妻子的思念,他用画笔记录了他们夫妻两一生,然后在李赢椿手中集结成册——《平如美棠》。
普通人的一辈子,在印上纸张的那刻,便穿越时空成了永恒。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d6b1e3f2f36f51b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380ba1b217202686.png)
2、书店风景
以前说拥有自己的一家店,很多人会想着开书店,带着小资情调的自豪。如今几本会是奶茶店,偶有装格调的开个咖啡店,也不过是买些空壳书当做装饰品。
但昆明的麦田书店,南京的先锋书店,还有开进乡村的碧山书局,是真的有人放弃繁华,将梦想移进书店。
马力,麦田书店的拥有者,开书店前是一名证券从业者。2000年开了麦田书店,守着这17平的天地,到今已经18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e18cd930170f50a8.png)
马力另一个身份是“奇怪的日子”乐队的创始人,乐队成员换了几轮,唯他一直坚守。在看过即焚,用过即忘的生活里,他像个异类一样默默守望着这两处精神家园。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7be9ecf826c8f0e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875ae4ff4e9f4066.png)
钱小华,他让400平的地下车库变成了南京的文化地标,让先锋书店成为南京必去的地方。
但我更喜欢他在安徽乡村建造的碧山书局,在一个没有人读书的小村落,异想天开的建书局,把书带到乡村去。
不管是否盈利,光这种先锋精神就值得佩服。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df833575d31941ee.png)
3、淘书迷的地图
爱书的人一般不愿意借书,就算借给别人也会千叮咛万嘱咐。我曾经借出去几本,了无音讯后,也不怎么爱借了。
我不是书迷,真正的淘书迷,他们会每周定期淘书,他们知道每个城市的旧书市,他们拥有数万藏书,他们心甘情愿被书蛊惑。
专门租了两套房子放书的史航问到看书多少,他这样回道“头顶的星空我没有数过,我又不都看的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93472b3e1acbf7ea.png)
台湾图书编辑陈逸华,认为淘旧书是“有些东西,可遇不可求,先求有,再求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7da2a296344b004a.png)
4、贩书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d46d47f30020a3be.png)
大学时曾整个班一起摆过书摊,卖过书。那时只觉是场活动,看过这集后,心想也许可以把这样的行为定义的更崇高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3c148ac364cf2609.png)
当看着上海梅菲斯特书店老板坚持自己淘书,选书,把最喜欢的书推荐给别人,让这些杰作被更多的人观赏和铭记时,会侥幸的想,自己写影视类的推荐是不是也算把优秀的作品介绍给更多的人,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去了上海书店,坐群书环绕中,想起年幼时曾幻想拥有三面墙装书的书房,想起大学时蹲在图书馆的书架间看春上春树直到闭馆,想起第一次拿到工资时给自己列过的书单。
你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去看一本书,去收藏每一本喜欢的著作,会想着就算未来两手空空,无法给儿子女儿留下钱财,但至少还有这些精挑细选的书,会觉得爱上书是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639946/c4aaab6afb9e22f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