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地人来说,潮汕是一个整体概念,但是潮和汕其实是一个二元文化地域。如果想去吃一些高档菜肴和时尚潮菜,就应该去汕头,汕头和深圳珠海一样,是中国第一批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如今已成为了潮汕文化的中心区域。但如果想去体验古老的习俗和小吃,就应该去潮州,它的历史比汕头要悠久。
“打冷”是潮汕人吃宵夜的一类菜系式总称,包括许多鱼饭(把海鱼煮熟之后自然冷却,像饭一样使用称之为鱼饭)和生腌海鲜,便宜快捷,品种繁多,是许多民间美食纪录片爱好者拍摄的重点。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潮州菜严格说是中国最高档的地方菜。现代中餐的高档菜系毫无疑问是粤菜,而粤菜里的高档菜肴绝大部分又都出自潮州菜。中餐里现在还能使用的高档食材“鲍参翅肚燕”都是粤菜馆子里的潮州帮在主打。
汕头牛肉火锅这些年在全中国撒豆成兵,成为连锁经营的新风口。许多人未必知道汕头当地并不出产黄牛。汕头牛肉火锅选用的是来自湖南、云南、贵州等地的黄牛,只不过汕头人特别会吃,把牛肉吃出了让全世界匪夷所思的精细程度——一头几百斤重的牛,能够用来做汕头牛肉火锅的部分不过几十斤,而这几十斤牛肉又要被精细分成至少10个部位。就是西餐里牛排的划分体系也得在汕头牛肉火锅面前甘拜下风。
注意,人们经常说“潮汕牛肉火锅”,但准确说是“汕头牛肉火锅”,潮州传统上并没有牛肉火锅。
潮汕菜里的卤水老鹅头这些年成为中餐里的“新贵”,在北京上海的高级中餐厅里,一个鹅头卖一两千块钱,绝对让很多人瞠目结舌。这种鹅头用的是狮头鹅,它是全世界最大的鹅,只出产在中国的汕头。这种大型鹅种不适合做烧鹅,所以潮汕人士通常都是吃卤鹅。
潮州菜本来只是粤菜三大流派之一,但近些年却异军突起成为媒体的宠儿,全世界的媒体都蜂拥而至这个广东省的最东端,从杂志报纸自媒体到大型纪录片,一时间潮州菜成为显学。
对潮州菜的异军突起,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可以说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当时中国展馆里有一个中餐的展示,代表中餐出征的不是餐馆数量最多的川菜,也不是历史悠久的鲁菜或者占据了地利的淮扬菜,而是潮州菜。当时出场坐镇的是潮菜大师林自然。林大师有许多传世的经典菜肴,当年的“大林苑”就是林大师主理的字号。非常令人惋惜的是2018年林大师与世长辞,成为中国烹饪界的重大损失。
在这里善意提醒大家,不要随便在潮菜馆子里点烧响螺。潮州菜里的许多高端食材如鲍鱼燕窝等等,都是海外传入中国的异域食材,但响螺却是汕头外海著名的道地食材。别看响螺现在名气不大,光是这一道菜至少得花费两三千块人民币。
马来西亚一带的华人名菜“炒贵刁”,其实是一道潮州菜。这是潮汕华侨传出去的一道乡土美食,所谓的“贵刁”,就是潮州话里“粿条”的发音而已。
潮汕虽然地处广东,但是在文化归属上却不属于岭南文化,而是属于闽南文化。潮州话不仅更接近闽南语,而且生活习俗也非常接近,比如说大家熟知的功夫茶就是潮汕人每日不可缺的生活方式。而广州作为岭南饮食文化中心,却并没有喝功夫茶这个传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广东人是不擅长喝酒的,但是潮汕人却生性豪爽,酒量惊人,而且潮汕人特别喜欢喝XO级别的白兰地。有一个说法,这个地球上一半的XO是被潮汕人消费的,我在法国酒商那里证实了这一点。
(感谢闫涛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