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铁路二三事

铁路二三事

作者: 凡事小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4-13 23:17 被阅读0次

20210413

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是15岁跟着老师去北京参加夏令营。记得刚上火车落定了, 就赶紧去上了一趟厕所,一张粉红的卧铺车票攥手里,搓成团,咯得慌,就差点丢粪洞里。回来列车员说要查票,在裤兜的一角掏出来,展平来,一阵惊险。 因为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过,火车票在检票上车之后还会有用, 那次自己侥幸的心情, 一直记着,也一直在提醒自己,有些时候我们做不到,真的只是因为不知道。 

去北京的那条铁路,真的是好长啊,坐得很久了。 也是自己第一次坐卧铺, 看到窗外有铁轨,还在不断地延伸,天黑了上车,天亮了, 然后又天黑了,坐了两天多吧, 久到某个瞬间,以为自己会不会被拐卖了,再也回不了家。 我掏出作业本, 带着200多个格子的那种,一心一意要写篇好文章,就从铁路开始。我记得后来那篇文章还在电脑上敲出来,还混了几篇我所谓的大作,和班上一个才子分享,他说,铁路那篇写得很不错。 那个时候,我才刚刚掌握了一点议论文和散文的写法,喜欢孟子得不得了。大概就是讲了铁路之于人类的意义吧。哈哈。

其实去北京也不是自己第一次坐火车。 小时候从父母打工生活的地方辗转回老家小山村, 大抵需要一天。 就是那种绿皮火车, 我爸经常地把我从窗子塞进去,让我在那儿等他。然后,我看着他挤上车,然后又要过很久,他抢到开关门的那一平方,或者是交接处一个稍微规整的位置,再过来接我。 有一次运力紧张的时候,车次被取消,我和他夜里坐过一次货车车皮,上车前,老爸还去小百货门口捡了块纸箱皮,当位置坐。拉上货车门后,黑黝黝的,真的是一点光都没有。但我们都觉得那次火车坐得特别宽敞。 

然后,就是读大学去了重庆, 在这之前,自己其实也没有去过什么地方。父母没有送我去上学。 那时线上论坛刚兴起, 去学校前,就在论坛上找到了一路同行的老乡。我见的第一个网友,就是老乡加同窗,我们穿了几个车厢终于见面,和我想像的有点差距,我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胖?他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第一年大学寒假,没有经验,担心回不了家,找了黄牛,买了张硬座票,结果又碰上雪灾,坐了整整45个钟头,才到家。 走下来,闻到清新的小山城味道,和一点点河鲜味,都感动得要哭。 

铁路之于我,连着两头,一头是未知的令人兴奋的新生活,一头是自己要离开的家。 

20210414 

绿皮车一路会发生很多故事。 长途的火车开起来, 每个人都是一本待翻的厚厚的书, 随着车厢甬道夹杂着各种厕所味、方便面味、烟味、汗味的风飘过来,空间里氤氲发酵,慢慢地大家就会开起吹起牛皮来,但也像清风翻起书页却不识字,聊过也没啥印象深刻的。从你是干什么的,去目的地干嘛开始。作为学生有种天然的优势, 因为学生好像也是无知的代名词, 表现得兴趣盎然一脸天真总没错,再不时捧哏几句。 

但最烦有人会追问你的专业。自己的专业听起来又很吓人,常常就是淡淡地说句我学法律的,然后车友就会拿出一些自己身边的法律故事,来问你怎么看。一来感觉被检查专业的忐忑,二来也会发现自己学不致用,没用得很。学生时代,还是简单天真。当时只觉得什么事,最后靠法律总能掰扯清楚。  长大才明白,法律是最后一道防线,法律外的人情世故才是一本大书,学也学不完。 

绿皮车每次经过四川达州、或湖北武汉的时候,就会呼啦啦上来一大群的人。有时是往沿海方向讨生活,就可以看到在家中打满了志气,出发时候的志满意得大干一番的神情; 有的时候是往回乡的方向, 也可以看到赶路人脸上一整年的疲惫。 

在夜里,劳动人民的生命力最强。 有一次半夜,我坐在位置上, 突然有人在小桌板下,塞进了一个大包,然后放了一个小朋友在上边,大人厉声:快睡!小孩就很听话地一路一动不动地“睡着”。她其实没有睡,眯着眼在偷看。我猜想是害怕被人发现她睡醒了,就不能再在这边坐着了。在这混乱的车厢里等着大人认领的紧张的心情,我很理解。 直到,我的腿卡得不行了, 我说,我们动一动吧,我们俩都松动一下,吐了一口气。 

自己也还是有很多的自以为是,在这往返闽渝几十次的铁路上,慢慢地少了。这35小时的车程,就像是平行世界的穿越。当我吃到第一碗重庆的凉面,只要一块五,我很惊讶。当我回到家里,各种大学生的光环,让我骄傲好几年。 我对人,有好奇、不屑、鄙夷、界限、理解、淡然,再到现在可以基于人性善的部分,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都归功于铁路带给我的社会启蒙。

20210416  打工人的孩子

有一年夏天,回重庆学校。一上卧铺,乌央央全是孩子, 围着卖玩具的乘务员,可能正是在销售一把激光闪耀的玩具枪。这么多孩子还真挺意外,一个是这些孩子都好小, 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二个是大概有三分二的车厢里,全是他们。 大人在哪里? 后来才知道,这些可能是留守家里的孩子,暑假到父母打工的城市里生活一段时间,开学了再顺着这列车送回家去读书。 

父母再有一个人接送,时间和费用也都不允许,那么些,就由大孩子带小孩子,有父母们咬咬牙买了卧铺票,也有父母买的是硬座票,因为中途还有很多来串门的小朋友。 其实那时卧铺票紧张,不是很好买,还没有互联网,是需要连夜打个包在窗口守着放票的。 票价也很贵, 我记得近三百块,也是够自己大学半个月的生活费了。  

但一群孩子在一起就很难受控制。 卖玩具的乘务员过来,就有控制不住的小朋友,动了口袋。翻开来,能看到红红的一沓。 当然是父母在孩子兜子塞了钱,有的估计是零花钱,有的估计是学费,或者是带回家里老人的生活费。 有带头的孩子买了,其它的小孩就也想要,这一路的火车,想要做个不一样的孩子很难。最后就演变成了,人手一支枪, 上下铺翻腾开战。

有一个孩子,我注意着,还真的挺小,6、7岁的样子,也可能是不远处有个远房的大人照看随车,他一直紧张地捂着口袋,但眼神里满是对那些有玩具的孩子的羡慕,他没有买!到站后, 有个老人家,在车厢口接他,他把口袋里一把的钱给了老人,然后就大吐一口气,开始很抖擞昂扬地从窗口和老人一起走过了。我猜想,是在讲这个暑假的见闻,也或者是讲这一路自己的厉害吧。 

火车空间里的封闭,面对面,你瞅我我瞅你,很难不合群。我也想起自己去北京那一趟,大家都在吃吃喝喝闹闹,我却掏出个作业本的情形吧。 因为那一次夏令营,也很贵,是次不容易的经历。 这才想来,每一次的学习和经历,只要争取,父母总是支持的。 父母之爱,现在想来才更有体会。 

20210417 

后来火车坐多了,渐渐和铁路上的人聊天也少了。因为一个叔叔的照顾,后来自己多是买的卧铺票,有几次我甚至都可以做到上车就一直睡到次天中午,下来溜个哒,爬回上铺,又一夜过去。 这可能就是长大的代价, 交流和对人的新奇都少了很多。 

异地求学七年,再有一年在国外。高铁动车飞机也坐得越来越频繁。 整个中国铁路也升级了, 绿皮车越来越少了。自己后来再没坐过绿皮车。只是在某个公众号上,再看到九十年代绿皮车厢的照片,总还是想起上面的一些镜头,还是会发到家庭群里。老爸说,你还记得吗?我说,当然记得。 

也许是自己从小坐火车的经历,不知不觉把自己也训练得规整了许多。记忆中自己也没啥心急燎地赶车时候,也几乎没有误过车,除了第一次回家那趟雪灾晚点10个钟的绿皮车后, 再坐的车也少有晚点的。 工作之后,基本改坐高铁动车了。换火车就像换地铁一样了。 偶尔想挑战一下自己,还会在30分钟内,深圳转悠悠赶一趟儿。

这之前还算有一次惊奇的经历,是在德国坐火车,是要转小火车去打工的花园。转车的间隙只有10分钟, 错过了,当天就没火车了。 所有的攻略都说,找准时间,找准站台,这个接驳的时间妥妥搞定。 自己一直忐忑,萃取着自己多年坐火车的经历。火车进站后, 发现原来德国的火车是并排来的,站台也是顺序编号。下来后,看准站台方向,下地下的通道,再上来。一路小跑,居然3分钟不到就搞定了。在等车的5分钟里,才反应过来, 欧洲的人少,小站换乘就没几个人,10分钟确实够跑好几趟了,而且这里的火车居然能做到分秒不差。

工作之后回家也频繁了,不是寒暑假,而是大小节假日,都会乘一趟。逢年过节的时候,人还是很多,打工人也大包小包转战动车站了。 买票也升级了,不去售票厅,堵包连夜排队了,上网可以买得到,错过了时间,还可以小程序上加钱抢。

现在想起来,整个国家和自己的人生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铁路就像是经络血脉,汩汩在流动,整个进程都被加速了。那些摇火车的心情、慢悠悠的时间和日子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铁路之于我,连着两头,一头开始是那些令人疲惫的工作生活,而另一头是我要回的家。 

相关文章

  • 铁路二三事

    20210413 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是15岁跟着老师去北京参加夏令营。记得刚上火车落定了, 就赶紧去上了一趟厕所...

  • 铁路诡事

    第一话 我读的是航空乘务专业所以工作也理所当然的成为铁路职工的一员。因为高铁这种都在郊区所以在的地方都比较偏。而且...

  • 《暖心二三事》目录

    【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暖心事】 第一篇:暖心二三事① 第二篇:暖心二三事② 第三篇:暖心二三事③ 第四篇:暖心二三事④...

  • 二三事二三字

    1. 寄居黑夜的微光暗暗生长 2.绿色的诺言铺天盖地林子里的冰雪再无旧人重温 3.春水的哀愁撩不倒胡杨林永恒的站姿...

  • 二三人,二三事

    人生在世,不同的时期和环境里,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人。志趣相投,能与之无话不谈,是以为友,因为朋友这一角色的存在,使...

  • 教学二三事

    教学二三事

  • 二三事

    日子过了太久,故事的轮廓就开始模糊。每个人都有故事,倾泻在酒后不明的夜里,或者在浓妆艳抹的女郎身旁,或者在空廖的一...

  • 二三事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参加徒步活动。徒步的固定集合时间是早上9点,过时不候。 由于这次的徒步集合地点离家有点远,大...

  • 二三事

    不记得哪一年的儿童节了,印象中这是唯一一次三兄妹一起没有和父母一同进城的经历。可能是父母的叮嘱,一定要照张合照,如...

  • 二三事

    两年的时间匆匆忙忙从一个女孩变成一个妈妈,生活中的琐事总是不期而遇的向你扑头盖面砸过来,压的喘不过气。 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铁路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ph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