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会开到一半,我手机微信一震,又是之前买过课程的小程序的其他课程广告,直接不想点进去看地把手机锁了屏。
这已经是本周收到的第三条课程广告。
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在知识付费爆炸的当下,付费参加过各种课程,课程内容没觉得多有用倒是被后续的广告推送烦到了,微信随手一划就能看到“饭团服务号”、“橙子成长联盟”、“小灯塔职场”、“一块听听”等等等等各种的知识付费平台。
那些年我参加过的知识付费
一、写作变现类
我参加过的写作变现类课程大都是早一批借着公众号的势发展起来,实现了“写作变现”的作者们。在做出一定成绩后,打着“写作变现”的卖点开课,教“没基础没资源”的小白如何“利用下班后时间”进行“写作变现”。
整体来看老师们的课程质量都不高(至少我参加的课程都是这个感受),课程涉及的知识密度太低。无非是介绍下可以写作变现涉及的平台、各个平台的特性及自己的写作经验。而他们的写作经验也无外乎“多看多写”、“保持每天练笔半小时”等谁都知道的道理。
至少我上完课,除了心疼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没并有其他特别大的感触。
在此想提醒下所有还在观望要不要买课的各位,不要被广告介绍中老师看似牛x的描述“年入百万”、“副业收入超过主业”所吸引就头脑一热报课了。记得先问问自己,我能做得到每天练习写作吗?我愿意为了写作付出多少?
如果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也请对老师多做做了解后再下单。请先搜罗下老师的文章作品,是否是你喜欢的风格。有些老师除了卖“写作变现”课,就再也搜不到他任何作品,微博知乎联系方式是留了一大堆,但除了回答“如何利用下班时间赚钱”顺便推一下自己的课就再无其他出彩文章;有些老师买了课加了微信之后发现她是彩妆课、健身课、护肤课全面开花,试问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安排得过来?
二、理财类
自己参加过的理财类课程从针对小白的深入浅出的三公子和越女的课,到自己基础太弱所以觉得课程太高深云里雾里大咖的课都有。
在此还是十分诚恳地推荐三公子及越女的知乎live。他们讲的课更浅显,对小白非常友善。自己在理财方面的入门也就是跟着她们慢慢摸索的,很多建议自己坚持下来感觉受益匪浅,比如记账、定投,让你对自己的经济情况了然于胸。
自己通过长期跟踪她们的公众号确实增长了财商,也算是铁粉一枚了。
整体风格的话越女是日更公众号,每篇字数不多但都挺有用,比如前一阵子出了“支付宝相互保”、比如近期又冒出哪个收益高的产品可以撸一波羊毛,很多产品都是通过越女我才了解到。
三公子就是高兴了就更,每篇文章基本会着重一个点讲,字数较多,要收藏了慢慢看那种。比如有几篇讲保险的,就会抽丝剥茧分析各个类型保险的特点、适用人群、她的建议等等。能感受到三公子选中个课题后孜孜不倦做功课的认真和执着。
三、健身类
健身类自己实名安利一介粗人、麦大湿(他俩是双胞胎兄弟)和叔贵。
自己也算长期跟踪他们微博很久了,他们都确实对解剖、肌肉、运动、健身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并仍在求知若渴不断学习。
一介粗人和麦大湿的风格比较沉稳严谨,相比较之下,叔贵就显得轻松搞笑(多以动图辅以文字教学),当然搞笑并不降低他在我心中的专业程度,叔贵的公众号我也是设置了星标的。
三个人都很可贵的是会结合当下对女性普遍的审美来指导女性哪些动作可以多练,哪些动作不建议多练。日常也都有很多免费科普健身小知识,每次我都是心怀感恩地扒下来收藏了,时不时翻出来看看练练。
四、个人成长类
个人成长类自己买过一些时间管理类课程及各类小讲和社群。
坦白讲收获不大,尤其对于时间管理,所能做的改变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那几个、“重要紧急四象限”、“番茄工作法”、“GTD”等等,靠的还是自己去做,去和自己的惰性对抗,去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对于社群类,总觉得玩不起来。群主制定了规则,大家按部就班发表自己看法,我从未体会到和其他人唇枪舌剑后醍醐灌顶的欣喜,也从未体会到别人的观点惊艳到我后的细细品味。
我的收获与感悟
凡在一个新领域摸索,总是要交学费的。我也感激自己曾经的摸索,现在面对铺天盖地的“知识付费”课程,早就心如止水,不再被广告上抓人眼球的“90后年入百万”、“14天掌握新技能”蒙蔽了双眼。
因为道理听再多,不去做都是空的;
因为指路的人有很多,但走路的只有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