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英主义:21世纪最大的陷阱

精英主义:21世纪最大的陷阱

作者: 染西窗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16:59 被阅读0次

    2020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耶鲁法学院教授Daniel Markovits去年出版的新书《Meritocracy Trap》(《精英主义陷阱》),读这本书的时机正好赶上我从大律所跳槽换工作,书中的数据和理论句句照进现实,仿佛是恰好而至为我敲响的警钟,有种魔幻之感。

    精英主义也可以叫择优主义。顾名思义,择优就是挑选一个系统里面最优秀的那群人,然后满足这个标准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精英。那贯上了“主义”这两个字,就意味着我们这个社会总体的价值观,是慕强和择优的。优秀的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满足他人的崇拜,才完成了社会的对一个人的期许,才能被定义为一个成功的人。

    这套价值观好像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也很符合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那一套,也基本可以囊括当代社会的一个主流价值观。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被精英主义替代掉的价值观就是中世纪/农业社会时期的贵族主义和血统制。相比起出生即决定命运的那个落后的年代,当代社会精英主义的价值观,其实就是在说,命运天注定,缘分靠打拼,你的血统无法决定你的一生,但是你的努力可以。

    听起来好像很励志,但《精英主义陷阱》这本书传递的却是一个很残酷的结论:精英主义正在摧毁美国社会,创造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尖锐的阶级对立,让不同财富阶层的人彼此隔离、甚至仇恨。更可怕的是,这种系统在不断的自我循环固化,整个美国社会已经几乎没有任何阶级流动性可言。如果我们不做出什么来改变这套体系的话,仇恨和对立只会增加,而每个人的生活都会越来越辛苦。

    理解这个结论,需要先勾画三种社会现实:精英是怎么形成的?成为精英以后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没能成为精英的人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一、精英是怎么形成的?
    什么是精英?单纯从收入阶层来看,一个完成学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想要跻身前10%的收入水平,基本上只能从事几种固定的高薪职业:医生、律师、金融、咨询、审计、IT。

    那如何进入这些行业呢?年轻人必须要先受到良好的教育,面临从小到大的疯狂竞争。在美国社会想进入名校,其实早就不仅是单纯个人能力的竞赛,而是整个家庭资源的投入。

    如果说五十年前,美国社会经济的运转模式是资本、土地、机器、人力,现在基本上唯一重要的资源就是精英们的头脑。家庭成为了新的工厂,负责生产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资源。

    在这个时代,培养出一个精英后代需要什么?

    • 双方父母都是精英:美国在1960年之后,不同阶级的通婚越来越少。1960年,只有3%的婚姻里,双方都有大学文凭。到了2010年,25%的新婚夫妇里双方都有大学文凭。受过教育的夫妇往往会将婚姻维持的更久,而且基本不会在进入稳定婚姻前生孩子。因此,精英阶级的孩子相比于中产或贫困阶层,更大的概率在稳定的家庭关系中长大。
    • 一方家长的全职教育:在精英父母组成的家庭里,在孩子0-3岁之间,往往有一个家长不工作,全职投入到教育上。精英父母的教育质量也更高,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成为精英的各项能力。精英家庭的三岁小孩,平均能比中产阶级家庭的三岁小孩多认识49%的单词。这些教育让精英家庭的小孩有更多的情绪控制能力——他们从小就开明、自信和自律。有研究表明,情绪控制能力比认知能力对这些孩子的长期表现有更大的作用。
    • 精英学前班:真正进入名校的竞争,从学前班就开始了。美国大城市的精英学前班,会由常春藤的毕业生以1:7的比率进行教学。除了认知能力的训练,这类精英学前班还特别重视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和性格的养成,从小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和自我领导的习惯。这种精英学前班竞争激烈,要参考父母的职业和教育水平,和孩子自身的素质,而且学费昂贵,一年能有几万美元。
    • 全面精英化培养 :一直到高中毕业申请大学的阶段,一个家庭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经历来培养孩子。想要进入常春藤等精英学校,家长们会想尽办法让孩子一路在精英的私立学校上学,同时还要针对标准化考试上课外辅导班,从小扎实培养几个跟音乐、体育有关的兴趣爱好。

    原文详见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英主义:21世纪最大的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pq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