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郝广才老师讲的一篇故事,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命,有两种,一种是“天命”,一种是“命运”。
天命是你前方的一道光,像块大磁铁一样吸引你去追求。命运则是你个人意志外的力量,你身外的环境因素,它们从后面拉你、扯你,在侧面推你、挤你。
天命源自内心,命运来自外在。相信天命的人,就会有与命运搏斗的力量和抵抗命运的决心。
第一次关于“命”听到这样的说法,还挺新鲜。我的理解,所谓天命,就是你心里的热爱。
有段时间我老陷入困惑:这么多年自己似乎还算上进,可是为什么至今也没做成一件像样的事。自我反思后终于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不用心、不投入,凡事浅尝辄止,毫无热情可言。偶尔有些事能够坚持做上一段时间,可那完全拼的是意志力,依赖于信念。信念一旦动摇甚至崩塌,又被打回原点。
为什么听过了无数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忘记去听听自己的内心,到底什么才能使它快乐。不需要别人给我们讲太多的道理,让自己快乐就是唯一的道理。
方励曾在《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上说过一句话:“如何去做事,怎么把一个事做好,这是战术行为,但是想做什么,最希望做什么,从心里出来的东西才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战略。”有的时候,不要去想太多,算过去算过来你算不清楚的,就凭自己从心里面出来的感觉,随着自己的心愿去走,永远不会错。
成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的快乐。我们在职业选择,在自己的生活道路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随自己的心愿。大家一定要把这个账算清楚,有时候经常我们大家算错了,就是不是拿那个数字去算账,是拿内心的感受去算账,因为我们投入的,是只有一次的命。当你能够随心所欲地,去按照自己的心愿去选择的时候,你这一生真的没有白活。我们都值得完完全全把自己的思路打开,完全随着自己的心愿去选择。
可以说,方励是很早就知天命的那种人,算得上是非常幸运的了,而且他的命运也不错,所以才会活得这么快乐自在。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么幸运,好一点的情况是,有些人知天命,但过程比较挣扎,时间比较漫长。更多的人是这辈子都活得浑浑噩噩,不知天命。
小说《白鲸》的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就是在过世之后才结束了天命的纠缠。追溯回去,25岁应该算是他开启知天命的年纪。
25岁之前,他因为家道中落,做过银行小职员、农夫、小学教师,干不下去之后选择了最后一条路,那就是当水手,但经历的只是航海、捕鲸、叛逃、重伤、夺船......最后也没能变成传奇的船长,也没能发大财。
25岁之后,他开始写小说。但是写了5年,出版了6本小说,反应都不太好。最糟糕的情况是,其中一本写捕鲸的故事,出版第一年只卖了5本。而且后来出版社发生火灾,烧掉了这本书的所有库存。他靠岳父接济生活、谋求工作。他自我怀疑与自我挣扎:激动我的心灵、促使我写作的东西,我是写不成了。因为它无利可图。但要我改变,不这样写,我也办不到。
这就是内心的渴望,就是天命。只不过赫尔曼的知天命有些凄惨。但相比我们大多数来说,他还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活得不知天命。
有时候工作不爽了,想要不管不顾地甩手走人,最后发现让自己乖乖回来的是,担心裸辞之后社保会中断。有时候明明工作能看到头了,每天去上班的动力都殆尽,但依旧可以自我安慰先混着吧。有时候明明知道你需要再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对自己再真诚一点,就可以让自己更自在,但因为内心没有渴望,所以没法承诺自己坚定地做点什么。对于生命唯唯诺诺,没有做出选择的勇气与智慧。
知天命的人,人生一定是折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