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最后步骤就是报道了,意味着自己的直管领导已经更换。需要重新去适应新的环境。
那一天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渐渐闷热起来的天气,干燥又满是灰尘味道的空气。唯一不同就是阴沉、黑如锅底的天空,酝酿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报道的时间很短,也很长。
陈曼深吸几口气,按照自己内心排演了几遍的台词,按部就班地像台复读机一样吐出来。
“书记,你好,我是陈曼,不知道您是否还有印象。”
还好电话里面的主人翁对陈曼还有微乎其微的印记,这才让陈曼有勇气继续说下去。她的胆怯和上不得台面,在这里暴露无遗,事后想起了,她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
通话还在继续。
“书记,按照安排,今天报道后就要去上班,请问我什么时候去恰当呢?”陈曼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小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等待着班主任的检阅和认可。
还好,一切都按照陈曼自己演练了10多遍的故事情节推进,包括节奏。这才让她放下心来。
其实,通话时间很短,只是陈曼把它想象得太长,觉得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煎熬的过程,她怕一切都看得太认真,包括一些微乎其微的语气和用词。折射的也只是她那颗自卑敏感的内心。
第二天,早早就接到镇长电话,通知她一起下乡了。陈曼内心挣扎几秒,使劲掩饰自己丝毫不想去的内心想法,还是快速收拾自己,跟着去了乡镇上。
还没做好准备,触不及然地回到了自己原来待过的乡镇,山还是那座山,街道还是那条街道,陈旧的办公室还是原来的模样。只是物是人非,心情黯然。
新单位给陈曼安排了一间办公室,是原来一把手的办公室,除了夏日秋夜多蚊虫飞蛾,采光环境绝对是一流的,陈曼心下高兴。刚刚遇到老同事黯淡的心情也逐渐晴朗起来。
也许,一切都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坏。
陈曼心下安慰自己,开始新办公室的打扫和整理。
之后的日子和陈曼预想的差不多。开了会,分了工,她挂一个大村,办公室被她以熟人不好管理推掉了。
事实证明,陈曼的选择是正确的。
陈曼开始像陀螺一样忙开了。因为才接触党建,一切都如此陌生。以前的组织委员指着一堆废旧的“垃圾堆”对陈曼说:“诺,这些就是相关资料。”陈曼看着他似笑非笑的表情,没有说话,心下却寸寸拔凉,以前的熟人或者关系好的朋友,万万没想到首先给下马威居然是他。后来再发生的事情,才让陈曼觉得自己自己之前把人心想得太简单。
陈曼默默把那堆陈旧物搬到新办公室,正式开始了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每天的行程安排都是白天下乡,晚上报材料。党建工作的繁琐让陈曼每天疲于奔命,加上女儿才上一年级,听到老师说到的各种情况。让陈曼对自己下乡的决定再次迟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