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几篇文章,点燃了我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思考。从教十一年,这样的思考零零碎碎存在心里,今天借此机会总结,有利于身心健康。请先陈说。
一、中国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其一,《经济学人》杂志上曾登载了一篇文章,讲述韩国教育现状,说考试成绩的竞争极其激烈,大部分学生课后参加补习学校,但有名望的补习学校还要举行入学考试,低分者不取。为了进这样的高级补习学校,不少学生不得不参加次级补习学校以期提高成绩,所谓进补习学校是为了进更好的补习学校。高中的孩子们下午放学后要这样的学校里再学习五个钟头左右,直至夜间十点,回家后还要完成大量作业和练习,直到午夜。
超前教学十分常见,13岁的孩子已经在学习17岁孩子的数学课程了。韩国的学生父母为此不惜大量投入,去年韩国总共支出的补习费用达150亿美元之。韩国在现代化方面领先中国不止一步,而且也在儒家文化圈内,应试教育的影响一衣带水,从他们的教育状况,略可窥见我国教育的前景——当然,这样的前景未必是我们所愿意看见的。
其二,《南方都市报》报道,年仅32岁的尹希当上了哈佛正教授,刷新了华裔哈佛最年轻教授的记录。“记者问:你也是从中科大走出来的。过去的30多年中,中科大少年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菁英人才,然而,国内也存在一些争议的声音认为应该更尊重少年的成长规律,你有什么看法?答曰: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
尹希坚决不承认自己智力水平高,强调“美国的教育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太多的天赋被埋没了。”说到底,我们的现行教育体制,以成绩高低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绝大多数学生埋头读书考试,发展空间狭小,除了考试还是考试,纵然有特殊才能和天赋,往往因为不能“文理兼备”导致“总分不拔尖”而被刷到下层。这样的事,估计路人已熟视无睹了。
其三,暑假BBC《中国老师来了》三集纪录片热播,我也看了,结局似乎中国老师逆袭成功,中国班成绩远超英国班。但本人觉得就此定论中国基础教育优胜,为时过早。既然基础教育优胜,为啥英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远超中国,六十年如一呢?恰好《腾讯思享会·海上文化》谈邀请了许纪霖、刘擎和樊阳三位教育领域的学者,聚首对谈,分享他们来自教学一线的经验与看法,其中多有灼见,引人深思:
1、我们的整个教育设置违背人性的,违背从孩子到成人的正常心理、生理发育规律。
2、刚性应试教育是一个“迫不得已的荒谬”,其社会因素是,第一,教育变成了解决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问题的工具。第二,西方在基础教育领域可以搞快乐教育,最重要的原因是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
结合上面三篇文章,我对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思索如下:
1、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无法建立较完善的福利制度,也就无法保证教育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换言之,只要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福利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只要社会资源分配仍然不尽合理,只要社会流动的途径仍然有限且狭窄,就无法阻止把教育异化为应试,以成绩“向上爬”的大趋势。
2、中国的应试教育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就跟文化传统与我们相近而现代化进程比我们快的韩国相似,为拼比成绩,学生投入尽可能多的精力和时间,家长投入尽可能多的金钱与资源,最终教育被抽干成了学习,学习退化成了补习,补习只为了成绩,成绩成为了跻身社会上层的敲门砖。简言之,教育异化成应试,成绩成为了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
3、这样的应试教育弊端极大。首先,如尹希所言,孩子们发展的选择太少,埋没的天赋太多。培养出来的“学霸”,难成大器,“统计发现,发现这三十多年的各省产生的近二千名高考状元中,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绝大部分都成就一般,且不说全国出名,连自己行业的领军人物,都是凤毛麟角!”。
其次,结合韩国的例子,从现实看,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必然成为趋势。为了让孩子赢在各级起跑线上,家庭要承担繁重的补习等费用、为孩子选择好学校(英美的名牌大学居多是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的费用,低收入阶层的孩子(如面上中学的孩子)大多会被甩开距离,从长远看,社会阶层的分化会进一步加剧,社会流动性进一步减弱,于个人于社会,都是不利的。
最后,恶性循环,劣币驱逐良币。从应试教育中出来的孩子,将来成了教师,在大环境下,必然又是搞应试的一套,真正搞教育的人,如同BBC纪录片中的英国班老师一样,因为在应试中未必突出,难免边缘化。在学校层面上,像衡水中学之类的超级中学将应试发挥至极端,鲸吞周边优质生源,一家独大,屡见不鲜。为压力所迫,其他学校和老师在不同程度上必然效仿,从长远看,这固化和强化了应试教育的模式,使破解难上加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