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正在听一节1个小时的分享课,课程中老师讲了这样一段内容:
在开始一场分享之前,分享者需要做个自我介绍,这个自我介绍需要让听众觉得你很厉害。我分享两个不同的方法给大家。一个是5分钟的版本,一个是1分钟的版本。
5分钟的版本叫做慢慢讲故事,让听众对你和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个模型包含5个要点:
起点低:我曾经和你一样……
转机:突然有了一个机会……
过程苦:我吃了很多苦,进行了很多历练……
结局好:最后我终于攻破了这个难关……
心愿大:今天我要把这套方法分享给你
第二个版本,我把它叫做直接秀肌肉,1分钟的版本。
我学过:在这个主题上我做过哪些努力……
我做过:我取得过成果,获得过成功……
我帮过:我用这套方法帮助过很多人成功实践过……
@彭小六《金牌讲师5天共读营》
听课程的时候,你觉得老师讲得好精彩啊,收获了满满的干货。可是你没有做笔记,这些听过的课程、看过的书籍,只是过了一下耳朵和眼睛,没过多久就会变成“悄悄的我走了,不留下一点印记。”于是这一次你决定要好好做一次笔记。
如果让你把上面这一小段内容做成一份听课笔记,你会采用什么工具、以什么样的形式记录下来?之后又会如何保存这份笔记?如果日后需要调用这部分的知识,你会如何检索到相关的内容?
接下来给你分享输出结构化和高颜值的听课笔记的3个步骤:
第1步 萃取关键信息
一节课程中,老师为了讲解清晰知识点,前面会做很多的导入、后面还会举很多的例子去解释这个知识点。我们在听的时候,需要从这一大段内容中萃取出关键的信息。比如上面那段课程内容中。核心的内容主要是以下这些:
知识点:自我介绍-让听众觉得你很厉害
方法:5分钟讲故事和1分钟秀肌肉
步骤:提取出具体的步骤
第2步 匹配关系图示
提取了核心内容之后,我们就需要为这些内容匹配适合的关系图示。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递进、总分、层级这4种。在《结构化导图笔记术》课程中,为了方便学员记忆和理解,我把这4种关系进行了类比。
对照这张关系图,我们就可以知道前面展示的那部分课程内容,是属于并列关系,你可以叫它们是2个积木块。并列关系常见的展现形式就像是搭积木一样,以组块的方式呈现。
第3步 分层分级展示
确定了展示方式之后,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笔记工具来完成这一部分内容的记录。我平常用来记笔记的工具,是制作思维导图的XMind软件。
传统的思维导图,都是如下图所示的像四周发散的八爪鱼的形式。这种笔记形式放到手机上阅读的时候,图片会变得非常小,不利于观看。
为了适应竖屏阅读习惯,又延伸出一种竖屏导图的形式,就像下方的我制作的这份听课笔记。
在这份笔记中,我们其实还是能看出来是用思维导图工具制作出来的,因为它有思维导图特有的一层一层向下延展的形式。
而接下来我要给你展示的笔记,已经没有了思维导图的印记,你是不是已经看不出来这是用思维导图工具做的。在排版上采用的是分层分级的设计手法,让内容展示层次分明、主次清晰。
还有像这样的:
如果没有这份笔记,我想要回忆起这部分知识点,我得拿出手机,找到这个课程的链接,一般课程链接都散落在群里众多消息中。再打开某节课程,拖动视频的进度条,一点点找到我要的那个知识点。是不是非常的麻烦。现在需要找那个知识点,我先在笔记目录中点击笔记链接跳转到相应的课程,课程笔记就映入眼帘,所学知识就能立刻浮现在脑海中了。
如果你想要掌握这套结构化笔记的制作方法,邀请你参加「28天结构化导图笔记营」。
下图是详细的课程安排表:
期待我们在【第1期】28天结构化导图笔记营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