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诗经》之《东山》(十二)

读《诗经》之《东山》(十二)

作者: PING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19-11-21 08:5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PING    2019年11月21日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

            今天出门有点早,公交车上无聊,想起《诗经.东山》里“勿士行枚”一句。“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注释来自网络),觉得很有画面感,很开窍,于是多想了一下。

          古代人为了不让行军途中的士兵发出声音,带来危险,竟然能想出让他们口中衔木,多物理的解决方法呀!

          这让我想起T LP 美墨边境正在建的墙。当初,多少人吃惊他的脑洞(包括我),但人家还是照建不误,虽然还没建好。TLP 是不是这样想的?我用法律、人力和武器都挡不住人来,那就用最物理的方法——用高大坚固的墙挡住你们,简单粗暴。(此处撇开人道正义,只讲那点物理的事儿。)

          我见过中俄边界线上的铁丝障和木桩,虽然简单,却是国界,神圣不可侵犯。再看看路边的路障、小区的院墙、家家户户上锁的门,还想起小时候男女同桌间刀刻的三八线……都是物理的,都是界限,都是规矩。

          其实想想,人类,一个个还是肉体小生命,又哪里不是在物理框框中活着呢?

          无论哪个年代,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无论在哪个层面,物理的方法很多时候还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划出来(界限)就是原则,立起来就是规矩,人们清清楚楚能体会到它的压迫感,不敢逾越,然后现世安好。

          笨方法,有时可能就是好方法。

         

        《诗经·东山》原文: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注释

      ⑴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

            ⑵慆(tāo)慆:久。

            ⑶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⑷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

            ⑸烝:久。

            ⑹敦:团状。

            ⑺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

            ⑻施(yì):蔓延。

            ⑼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

            ⑽蟏蛸(xiāo shāo):一种蜘蛛。

            ⑾町疃(tuǎn):兽迹。

            ⑿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磷火。

            ⒀垤(dié):小土丘。

            ⒁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

            ⒂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

            ⒃栗薪:犹言蓼薪,束薪。

            ⒄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

            ⒅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

            ⒆九十:言其多。

            (以上注释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经》之《东山》(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dz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