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势+产业+管理必读
一张图一万字丨和君原创的ECIRM模型是什么?

一张图一万字丨和君原创的ECIRM模型是什么?

作者: 隔壁老周丨johanny | 来源:发表于2017-03-11 12:02 被阅读33次

    2016-02-01和君融汇

    ECIRM战略模型((Entrepreneur、Capital、Industry、Resource、Management),是在系统研究欧美典型公司和中国本土的大企业成长经验之后,和君咨询总结提炼出一个在中国商务环境下如何造就公司的一般模式。

    ECIRM战略模型

    ECIRM战略模型的提出

    自从20世纪60年代安索夫开创企业战略学以来,迄今已出现了一个十大战略流派观点纷呈的所谓“战略管理理论丛林”。各派理论观点各异,但共同的认识是:世界上不存在唯一正确的公司战略模型,需要的是应因各个企业的个性和约束条件作出合适的选择

    在 ECIRM战略模型中,E(Entrepreneur)是企业家,C(Capital)是资本,I(Industry)是产业,R(Resource)是资源,M(Management)是管理,它们构成公司战略不可或缺的五个要素或五个维度,共同耦合成为一个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为核心的公司战略模型。

    ECIRM模型五个核心作用的体现

    该模型是公司发展战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五个要素和五个纬度而构成,共同耦合成为一个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为核心的,适合中国特色的大公司战略模型。它符合了中国经济改革特色,它体现了在改革不断发展中企业的动态变化的规律。

    该工具模型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其一:立足长远,致力于构建ECIRM战略的完整版图,而不只专注于企业的短期利益。

    其二:持续提升ECIRM战略里每个要素的量级和品质。

    其三:努力促进五要素之间的性质适配和功能耦合,推动五要素的结构优化。

    其四:保持五个要素在各自改进和发展过程中的彼此协同性。

    其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迁作出适时反映。或者引导环境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改变,或者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演变的新态势。

    ECIRM模型——企业五要素诊断的主要内容

    E(Entrepreneur)——企业家

    关于企业家,有众多基于不同角度理解的定义。萨伊认为:企业家是生产活动的组织协调者;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创新者;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承担风险的人、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机会的人”;柯斯纳认为:企业家是发现机会的人;Leibenstein认为:企业家是克服无效率的人;诺斯说:“企业家是制度变迁的英雄”。在各种定义中,我们认为经济学家奈特和卡森的“企业家”定义,应该算是最深刻和最道破本质的。奈特说:企业家是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人。卡森说:企业家是专门就稀缺资源的配置作出判断性决策的人,是“市场的制造者”。

    这里所说的企业家,是指一个企业的经营主持者和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经营意志的源泉和灵魂。所谓企业的经营意志,也就是奈特所讲的“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一个企业能否成长,第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主持这个企业经营的企业家是否具备足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或者说第一决定性因素就是这个企业能否拥有一个具备足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企业家。东方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一个企业的兴衰,70%的责任在于企业家。”西方管理学宗师德鲁克说:“一个企业组织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正因为这样,人们总是把克莱斯勒的复兴、GE的强大归因于企业家艾科卡和韦尔奇,把联想的成长和海尔的成功归因于企业家柳传志和张瑞敏。针对企业的成长,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经理封顶”定理,其通俗表述为:一个企业再好好不过它的经理,一如金字塔再高高不过它的塔尖。这就是说,企业家(经理)的思维、知识和能力,构成为企业成长的极限。而有许多闪烁着东方智慧光芒的论断,也昭示着同样的道理,比如:“先有非凡之人而后才有非凡之事”,“道行有多高事业有多大”,“烙饼再大大不过烙它的锅”等等。总之,一个企业倘若要成功,首先必须拥有一个卓越的、志存高远的企业家。

    目前阶段,中国企业还无法形成组织化的结构系统,没有一个自身良好运行的system;巴菲特看重的不是一个公司里有没有天才企业家,而是有没有一个system、组织效率。中国只能靠企业家个人英雄打天下。这源于各自的经济结构不同。

    西方的企业家不那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西方有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可以随时替代。但是中国没有经理人市场,企业家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中国看一个企业有没有未来应该重点观察它的企业家。

    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呢?这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定量检测的问题,更多地只能依赖于定性描述。

    美国管理学协会花了5年时间,对4000名企业管理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选出了1812名最成功的管理者,发现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般应具备以下20种能力:(1)工作效率高;(2)有主动进取精神,总想不断改进工作;(3)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分析问题;(4)有概括能力;(5)有很强的判断能力;(6)有自信心;(7)能帮助别人提高工作能力;(8)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9)善于用权;(10)善于调动别人的积极性;(11)善于利用谈心做工作;(12)热情关心别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13)能使别人积极而又乐观地工作;(14)能实行集体领导;(15)能自我克制;(16)主动果断;(17)能客观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18)对自己正确估价,能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19)勤俭刻苦和具有灵活性;(20)具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以上20条,有的属于才能,有的属于个性,还有的则属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社会能力。

    在日本,则有企业家需要具备“十项品德”和“十项能力”的说法。其中,“十项品德”包括:

    1、 使命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完成任务的坚强信念。

    2、信赖感。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保持良好关系,互相信任与支持。

    3、 诚实。在上下级和周围关系中,都能真心真意,以诚相待。

    4、 忍耐。具有高度的忍耐力,不随便在群众面前发脾气。

    5、 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与下级体贴关心。

    6、 责任感。对工作敢于负责任,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7、 积极性。对任何事情都要主动,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完成。

    8、进取心。能在事业上积极上进,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

    9、 公平。对人对事都秉公处理。

    10、 勇气。对于危险的工作能亲自动手,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

    在国外研究界,关于企业家素质要求的类似说法还有不少。它们虽各不相同,但究其精神实质则大同小异,反映出人们关于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素质有着基本的共识。而上述这些条件,也是国外培育、考核和选拔企业家的基本标准。

    经济学家们也对企业家的资质与能力问题进行过重要的论述。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的能力应该为“利用资本的经营能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预测生产和消费趋势的能力,而且要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发现能改进旧产品的生产方法;二是领导才能和说服能力;三是统驭能力:能够建立并维持秩序。

    熊彼特在强调企业家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还指出企业家必须具备说服他人和感染他人的能力,必须具备足够的体力和魄力。柯兹纳从发现市场机会的角度强调了企业家必须具备洞察力。奈特则从应对不确定性的角度论述企业家的能力。他指出,企业家要承担不确定性,必须具有对固定合同收入的保证能力,这一能力又具体包括以下三种能力:一是洞察他人能力的能力,以此能力借以建立起相应的组织;二是让别人相信自己能力的能力;三是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即凭借优良的预见和判断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佩罗斯看来,企业家的资质应该包括:创见、取得信任的说服力、野心、冷静的判断力、预见、发现机会的能力等。

    综合经济学家们的看法,企业家应该具备这样一些资质和能力:预见力、创新力、洞察力、判断力、说服力、感染力、统驭力、魄力、体力、雄心、野心、胆识、谋略、冒险精神,等等。

    我们认为,企业家最不可或缺的素质和能力应该是:雄心壮志、胆识、决断力、号召力、统驭力和体力

    C(Capital)——资本

    企业的组建与诞生,需要有资本的投入。企业的持续成长,需要有持续的资本供给。一个企业从诞生到分阶段地一步步成长,再到最后成就为大型公司,必定是一个“融资——投资——再融资——再投资”的规模不断放大的资本循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伴随着大量收购、兼并、重组、合资、战略结盟等活动的资本扩张过程。

    在企业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资本供血中断或出现资本短缺,企业都有可能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而前功尽弃、中途夭折。而那些已经成为蓝筹公司的大企业,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大规模的资本吞吐。惟其能维持大规模的资本吞吐能力,它们才能维持其在产业竞争中的领导性地位。实证研究表明,一个企业能否或能以一个什么样的速度成长成为一个大蓝筹企业,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它动员和吸纳资本的能力和效率究竟有多大。大多数大型公司的成长史,实质上就是持续地和大规模地动员和吸纳社会资本的结果。惟其能够持续地和大规模地动员和吸纳社会资本,它们才得以形成足够量级的资本规模去追逮或承接大型的产业机会(比如工业革命时期从事远洋贸易和铁路建设的机会,今天进入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产业的机会等,都极其倚赖资本规模)。亦惟其能够持续地和大规模地动员和吸纳社会资本,它们才得以以过人的资本优势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吞并或挤垮竞争对手、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先占性地控制产业资源。

    在ECIRM模型中,“C--资本”要素的质地优劣可以归结为三点:(1)资本规模,即资本量的大小,包括公司的存量资本多少、市值规模大小、需要时候可望实现的融资额多少等。(2)资本成本或曰资本价格,即公司占用的存量资本成本和增量融资成本。(3)资本生成的速度,即融资的时效性。努力做到资本生成规模大,成本低,速率快,应该是所有公司在改善资本要素的品质方面所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人们也可以依据这三个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成长质量。

    围绕资本生成的“规模-成本-速率”要求,我们倾向于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察一个特定公司之“C--资本”要素的质地优劣:

    公司现有的或曰存量的资本实力(含存量资产和现有资金)。

    公司的资信质地,比如资产的质押能力强还是弱,财务报表情况是否符合资本提供者的要求,公司是否具备上市条件等。

    公司的融资渠道,即公司在银行信贷、证券市场、商业信用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融资渠道是否畅通。

    公司的信誉。1912年,古稀之年的JP摩根在接受联邦法院就托拉斯问题的调查中,和联邦法院首席顾问昂特迈耶的一段精彩对话,可以说是关于公司信誉在资本要素中份量的最好注脚。昂特迈耶:“商业信用难道不是首要以货币或财产为基础的吗?”摩根:“不是首要的,先生。首要的是诚实的性格。”昂特迈耶:“比货币重要还是比财产重要?”摩根:“比货币和任何其它东西都重要,是货币所买不到的。”

    契合金融市场偏好的主题或概念,比如当金融市场偏好科技概念的时候,公司是否具备这个概念?这直接决定了此一时段的市场资本是否流向和能以什么样的规模、成本和速率流向该公司。

    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比如相应的专业人才、经验、胆魄、执行力等。

    资本的赢利模式:是收取固定收益还是分享剩余收益,是分享经营利润还是寻求资本增值?

    总之,成功的公司或者竞争为王,或者垄断制胜,终究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和大规模的资本供给。一个致力于成为现代公司的企业,必须确立资本信誉,擅用金融工具,广开资本通路,拓宽金融渠道,扩大资本规模,擅长资本运作,努力构建起一个可持续、大规模和有效率的资本吞吐体系。

    I(Industry)——产业

    一个企业能否成功还与它所在或所选择从事的产业或产品领域紧密相关。迈克尔·波特说:“制定战略很重要的一步,是企业家必须花心思好好界定企业所经营的产业。”产业选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重要性至少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产业的盈利能力制约着产业内厂商的盈利水平迈克尔·波特著名的竞争战略理论早已揭示,一个产业的长期盈利水平最终是由五种力量制约的:买方的侃价能力、卖方的侃价能力、进入壁垒、替代品的威胁和业内厂商的竞争结构。该理论认为,当产业内竞争者、替代品、潜在进入者、供应商和客户这五种竞争力量强大的时候,产业竞争将必然趋向激烈,激烈的竞争将使产业赢利能力下降。因此,企业为追求满意的赢利,就应该找出最佳的产业定位,以期能对抗这些竞争力的作用。资源战略学派的重将、哈佛商学院教授科利斯指出:“产业选择对于企业战略获得长期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公司绩效的最好预报器就是公司赖以展开竞争的产业的获利能力……公司赖以展开竞争的产业的基本经济状况在公司绩效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工具性角色。”

    其次,产品市场总量和产业规模决定着企业的成长空间和规模极限。有的产品,市场总量小,产业规模不够,局限于该领域的企业,即便竞争为王成了该领域的垄断性企业,也不足以成就蓝筹规模。为了说理,我们无妨往极端里说,如果是卖茶叶蛋、做打火机,那么无论如何是做不成一个蓝筹企业的。能够成就为蓝筹公司的企业,在产品和产业选择上,要么是选择一个产品或产业具备足够大的规模(比如石油、飞机制造、麦当劳式快餐、航空航天、钢铁、电力等),要么是企业的战略能力和系统能力足以能够把多个产业多个产品有效率地纳入自己的事业领域。当然,企业的成就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它们的产品或产业选择不是一步到位的。通常情况下,企业成长的一个其典型路线往往是,从一个产品做起,然后是多个相关产品,然后是由多个相关产品组成的一个产业,然后是进入相关产业,最后甚至进入非相关产业,最终发展成为从事多个产业、拥有n个产品的巨型公司。

    道·琼斯工业30指数的成分股,都是著名的蓝筹公司,它们所在的行业包括:汽车、重型装备、石油、钢铁、航空航天等等。从产业史的角度上看,可以说,是因为有了这些巨型产业和市场的兴起和发展,然后才有了这些公司的崛起和存续。工业革命时期,在汽车和飞机发明之前,没有汽车产业和航空产业,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通用汽车、波音飞机等企业的出现。仅仅20、30几年前,当IT产业尚未兴起的时候,微软、CISCO、ORACLE这些今天著名的IT企业也无从谈起。当然这些公司的诞生和成长过程,同时也就是不断地催生那些产业、推动那些产业发展的过程。比如福特和英特尔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不断地催生和推动着汽车和IT产业的发展。

    立足于造就现代公司的角度出发,我们倾向于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察一个特定公司在ECIRM模型中“I--产业”要素的质地优劣:(1)产业规模,即产品市场及其利基的总量大小。(2)产业的竞争结构和产业吸引力。(3)产业盈利模式。(4)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的结构政策、产业的组织政策、产业的技术政策、产业的布局政策、本国产业与国际产业关系的政策、产业促进和限制政策等。(5)公司业务组合中多元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状况。(6)公司经营特定产业的效率优势。

    一个志在长远的企业所从事的产业或业务应该经得起下列问题的检验:(1)公司所在或拟进入的产业,其市场和利基规模足够大吗?产业趋势是增长还是衰退?(2)产业的竞争结构和长期盈利水平合适吗?演变趋势如何?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良产业的竞争结构和长期盈利水平?(3)公司所在或拟进入的产业有现实的盈利模式吗?公司掌握了这个盈利模式的成功要点吗?(4)政府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和本公司的成长吗?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产业政策或利用产业政策?(5)公司所拥有或所准备拥有的多元产业或多元业务之间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吗?这种协同效应足以抵销增加的管理成本吗?(6)本公司是该项业务的最佳拥有者吗?或者说,本公司能以最优效率从事该项业务吗?如果不是,则意味着:第一,本公司从事该项业务没有最后的竞争优势;第二,其它公司可以以比本公司更优的效率从事该项业务,所以如果本公司出于某种因素(比如为了配套其它业务)确实需要该项业务,它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获得(即从效率更优者那里购入)。

    总之,企业在产品和产业选择上,必须进入或必须创造条件准备进入那些市场足够的大型产业,而且必须有能力创造产业利基,主导产业秩序,领导产业升级换代。

    R(Resource)——资源

    资源是指一个企业从事某一特定产品或产业的经营所必须具备的那些有形的和无形的生产要素、条件、技能(Skill)和能力(Capabilities)。这些资源,可以粗略地分类成:

    (1)天然资源:比如矿藏、土地、水利、景观、气候;

    (2)物质资源:产品、技术、装备、资产—甚至是存货;

    (3)人力资源:团队、技工、熟练工、低成本劳工等;

    (4)市场资源:品牌(产品、人力和资本市场)、营销网络、客户、供应商;

    (5)公共关系资源;

    (6)从事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经营所必备的要素等。

    首先,资源决定着企业能做什么,即企业的业务范围。一切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都是一个投入资源然后转化为产出的过程。企业只有资源才能生产经营,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就从事什么样的生成经营。

    其次,资源决定着企业能做多大,即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成长总是受资源约束的,在一定的生产函数或技术水平下,企业所能达到的成长极限是被其所拥有的资源量限定的。有多少资源,只能做多大的企业。存量资源的多少决定着企业所能达到的经营规模大小,获取或积累增量资源的速度,制约着企业的成长速度。

    再次,资源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

    基于资源的公司战略观认为,公司战略的立足点在于开发并利用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要点有三个方面:

    (1)选择能够利用公司的主要资源和能力的战略。战略不能偏离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基础。

    (2)确保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被充分利用并使赢利潜力发挥到极致。

    (3)建立公司的资源基础,填补资源缺口。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资源具备耐久、专业化和非流动的特性,将约束公司的行动方向。拥有宝贵资源的公司将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利润。竞争环境的变化可能降低现有资源的价值。环境一发生改变,现有资源即可能让公司陷入行动惯性的陷阱。塑造了公司现有战略框架、流程、关系和价值的资源,通常是使公司陷入行动惯性的元凶。

    在ECIRM模型中,我们倾向于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一个公司之“R--资源”要素的质地优劣:

    (1)资源保有量。

    (2)基于资源对产业机会和竞争优势的贡献看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

    (3)公司获得资源的规模、成本和速度。

    (4)公司所处的资源环境。

    总之,任何一个产业,都有着其特定的资源要求。从事任何一个产业的经营,都必须占领、控制、拥有或培育出与之相适应的产业资源。否则,企业家再能干也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货币意义上的资本再充裕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过程。

    M(Management)——管理

    当资本和资源都为着特定的产业经营而聚合到一个企业体之后,如何保证企业组织在运营上的有效,从而使这些资本和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率的使用,就成为企业经营中的致命问题。在ECIRM战略模型中,“管理”是一个促进组织结构合理和保障组织运营效率的要素。细分言之,ECIRM模型中的“M--管理”,包括(1)公司治理结构,(2)决策体制,(3)组织结构,(4)机制和流程,(5)责权利体系的安排和落实,(6)绩效考核和薪筹体系,(7)企业文化和(8)企业信息化等等足以影响组织运营效率的所有方方面面。

    企业人都知道,上述管理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层面或环节失当、失效或失灵,都将导致企业组织的整体无效率。比如企业信息系统的失灵将误导管理决策,企业组织结构的错误将造成企业整体运行的低效率,业务流程的失当将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文化的失败将造成客户满意度下降,考核不当和激励不足将导致人力资源流失等等。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这样的企业:它们有着丰厚的资源和充裕的资本,占据着重要的产业位置,但是因为体制、文化、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整个企业管理落后、效率低下,造成资本闲置,资源浪费严重,市场竞争力缺乏,最终不能于产业变迁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倒。总之,要成为蓝筹公司的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确保组织运行效率。

    ECIRM模型——企业类型划分

    资本与产业类型企业为大企业:

    资本型公司以资本为立足点,基于金融理念、投资运作和并购整合而制定实施战略和发育组织功能,以通过资本运作创造价值作为核心逻辑。典型者例如华润、复星、弘毅等。

    产业型公司以产业为立足点,基于产业链整合或产业生态打造而制定实施战略和发育组织功能,以通过产业整合创造价值作为核心逻辑。典型者例如中粮、中国建材、阿里巴巴等。

    资源与管理类型企业为小企业:

    资源型公司以资源为立足点,基于资源的获取、占有和运营而获得成长,以形成特定的资源优势作为核心逻辑。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资源型公司,依托某个或某些方面的资源优势而获得一时成长,但基于特定资源的不可持续性而在后期发展上出现明显分野。

    管理型公司以管理为立足点,基于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体系打造而制定实施战略和发育组织功能,以通过组织和管理创新创造价值作为核心逻辑。典型者例如安利、华为、海尔等。

    ECIRM模型——企业成长路径

    产业型公司和资本型公司呈现“顺时针”方向的成长路径

    产业型公司呈现“产业-资源-管理-资本”的战略逻辑和成长路径:由产业出发,基于清晰的产业定位展开产业资源获取、重组和整合,进而在产业整合和产业创新的基础上发育管理体系和组织能力,最终嫁接资本市场、放大资本功能、形成产融互动。如此形成一个正向闭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而反方向的“产业-资本-管理-资源”逻辑明显不成立。

    资本型公司呈现“资本-产业-资源-管理”的战略逻辑和成长路径:由资本出发,首先需要研究分析和找到确立所投资的产业谱系,继而基于产业谱系展开产业资源获取、重组和整合,最终在融资模式创新和产业投资能力的导向下发育管理体系和组织能力。如此同样形成一个正向闭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而反方向的“资本-管理-资源-产业”逻辑同样明显不成立。

    ECIRM战略模型

    资源型公司和管理型公司则呈现“逆时针”方向的成长路径。

    资源型公司呈现“资源-产业-资本-管理”的战略逻辑和成长路径:资源型公司应该由资源出发,首先分析研究和找到确立自己的产业方向和产业定位,致力形成在特定产业内的优势地位,继而以此嫁接资本市场、放大资本功能、创造合理市值,而最终必须落脚到构建和发育自身独特的管理体系和组织能力上。如此,资源型公司方能实现战略成长和突破,走出更大的格局和循环。

    管理型公司呈现“管理-资源-产业-资本”的战略逻辑和成长路径:管理型公司应该由管理出发,基于独特的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首先致力获取和形成自己的资源优势(包括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继而在占有和掌握资源的基础上强化产业地位、凸显产业价值,最终凭借产业优势嫁接资本市场、放大资本功能、创造合理市值、实现管理归位。如此,管理型公司也才能实现战略成长和突破,走出更大的格局和循环。

    文章来源:http://t.cn/Ri8Zaiz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张图一万字丨和君原创的ECIRM模型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ea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