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剁手完,在天猫达到2135亿成交额,完成又一次双十一记录的时候,看着这个数据,不经思考起了消费者行为学。
相信大家经常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东西的时候,好像感觉会很好用,但是实际买了后却觉得后悔?使用结果却和理想有些差距?
这估计是在生活工作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预设前提。
大部分人在销售时,强调的更多是因果关系,即“买了这个东西,便会得到什么结果”。
但完整台词是: “买了这个东西,(在什么前提和使用条件下),便会得到什么结果”。
举例①:我们在购买健身卡/私教课时,大部分的健身教练会跟你说:“你买了这些私教课,能够有监督地进行练习,一般瘦身的周期是2-3个月,我之前一个会员,她花2个月的时间,收了10斤。”
我们来看下把“预设前提”显性化:
“你买了这些私教课,能够有监督地进行练习,(你如果配合饮食建议+规律性每周来健身2-3次),一般瘦身的周期是2-3个月,我之前一个会员,(她每周来健身房2次,并且饮食方面比较节制),花2个月的时间,收了10斤。”
(括号)中的便属于“预设前提”,因果关系看似没毛病,但是前提是: 预设前提存在。
举例②:我们这个新品推出市场后,将预估能为集团带来每季度约xx销售额的创收。
预设前提是,该新品推出市场后,消费者接受度ok,营销/宣传/市场活动等环节均能顺畅进行,如果这些预设前提发生变动,则没办法达成结果“将预估能为集团带来每季度约xx销售额的创收”。
细小到生活中,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巨大迥异,也是因为隐藏了预设前提-“你的身材和模特一样好”。
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主动隐藏预设前提,而是因为人脑是最消耗生物能量的器官,生物体为了尽可能降低能量消耗,所以人脑更趋向于简单思考,而不喜欢“绕路”,因为去思考“预设前提”,对人脑是一种生理负担,所以逐渐趋同为“说者,无意识地将预设前提隐藏;听者,无意识地接受了隐藏预设前提的因果关联”。
这个观点其实与之前写的《“话语催眠”的力量》有异曲同工之处,让消费者产生因果场景的联想。
预设前提的隐藏性,这是各行业必然存在的情况,在商业谈判、项目论述、或是科研实验,甚至政治博弈等都有广泛应用,这也是在现代社会也是一种重要的说服方法,对大部分人都会起很大作用。
引申到外贸行业中:
其实我们在与国外客户谈判,大部分也是采用隐藏预设前提的谈判方式。
这个新品广受我们欧洲市场客户的欢迎,很多客户放在亚马逊店铺上销售,成为店铺的爆品,店铺销售额实现三倍增长。
其中预设前提是,客户在亚马逊上面的店铺级别,推广水平,定价策略等等,这些因素条件,每个客户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客户的手上会有不一样的销售结果。
所以,隐藏预设前提,以及我们会默认接受因果关系(即使隐藏了预设前提),是生物本能,很难破。
但,如果不希望被“预设前提”带跑,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也就是人们常提的“批判性思维”、“辩证式思考”,就是反思那些话语里的预设前提。
"预设前提"的魔咒,有利之,亦有弊之。
"批判性思维",之所以难,正在于此; 之所以有用,也在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