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读到李鸿章的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君莫作等闲看。
说起李鸿章,人们对他的评价真是褒贬不一,因为在他手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几十个,所以很多时人和后人皆认定他是卖国贼,但是在那个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作为朝廷最主要臣僚,晚清四大中兴之臣的李鸿章又能怎样?其受后人非议的许多很多行为明显都是迫不得已的。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慈禧太后仓皇西逃,在西逃的过程中,慈禧命李鸿章前去和洋人议和,此时的李鸿章已经78岁高领,在与洋人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便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在去世前留下一首前述的绝命诗。
从诗里看,李鸿章是死不瞑目的,明显也是有满腔报国热血的,但是大清国三百年来日渐衰弱,百姓生活越来越困顿。尽管也自己操劳一生,车马不离,可惜也是独木难支,现如今,外敌未灭,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共御外敌,才能保得大清太平,切莫冷眼旁观。在临死之前,仍然想着抵御外敌,真的令人感动不已。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李鸿章:“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虽没说“赏李鸿章之诗”,不过已然足够,足够说明李鸿章是一个有才学、有报负之人。这么说吧,说李鸿章是个卖国贼,实在是太屈枉此老爷子了。
小文至此,本该结束了,不料连自己都有点敷衍了事的感觉。好吧,那就再附带一些大家伙儿此前很少注意的那些绝命诗吧(像项羽的《垓下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示儿》,谭嗣同《狱中题壁》等知名之作就不在此啰嗦了)。诗如人生,自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政客侠士、大儒高僧将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怀、思想以诗词的形式表现出来,看一个人的诗词就可以了解他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境界。而当诗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在想些什么,是无力的悲怨还是看破红尘的释然,当然也会映现其最后的诗作里。也就是说,这些绝命诗中透出的生命的玄机密码,总会击中你我心灵最柔软的某处。
张煌言《绝命诗》:我年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此绝命诗。
袁崇焕《临刑口占》: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这是明末名将袁崇焕的最后作品,他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屡破清军,是大明的基石。但不幸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被崇祯冤枉判凌迟处死。至今忠魂骨气令人读来仍不免心酸。
唐伯虎《绝命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一代才子唐伯虎去世去世前贫困而落魄,享年54岁。
金圣叹《绝命诗》:天悲悼我地亦忧,万里江山戴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长流。
全圣叹作为杰出的文学家和批评家,以评论《水浒》诙谐知名。平生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因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压到刑场之上。传闻,行刑当天,天降大雪,他仰望长天,高声吟诵了这首绝命诗。一派肃杀凄凉尽显。
林世功《辞世诗》: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林世功是琉球国人,道光年间人。得知日本吞并琉球的消息后,林世功等北上京师,多次向清政府请愿哭诉,但无效果。后来,林世功因抗议“分岛改约案”而自杀殉国。自尽前赋此诗。
和珅 《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这个聪明绝顶位极人臣却贪婪无尽的巨贪, 在其50岁天命之年,一切成空。
无名乞丐《绝命诗》: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清末通州一无名乞丐死于路旁,被发现遗有绝命诗。诗词对仗工整,格调不俗,既有苏轼的豪放,又有柳永的婉约,一时争相传看。
谭嗣同《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戊戌政变失败后,许多人劝谭嗣同到日本去避难,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后被杀。绝命诗也极壮烈。“横刀向天笑”,确有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气概。
汪精卫《绝命诗》:慷慨过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早年刺杀清亲王被捕,在刑场口占此绝命诗。气节高昂,琅琅上口,被市井传唱一时。只可惜,汪精卫没死,后竟然投靠日本做了汉奸。下场确是十分可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