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辩证
中医来说咳嗽和肺是联系起来的,因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人体受外邪,都是肺首当其冲。
肺感受邪气,宣发速降功能受到干扰,导致气上逆引起咳嗽。
中医来说,咳嗽主要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 风燥咳嗽(燥邪伤肺引起咳嗽)
三种咳嗽的鉴别要点:
1、风寒咳嗽
声音重,气急,伴有嗓子痒,咳出的痰稀薄,色白;伴有外感风寒症状鼻塞,流清涕,头疼,身体酸痛,恶寒发热,没有汗,怕冷
中医内科学:止嗽散,三拗汤
中成药:通宣理肺;小青龙合剂
功效主治也会写清楚是不是风寒
2、风热咳嗽
除了剧烈频率高气粗声哑之外,咽痛,咳痰不爽,痰很黏,很黄,咳的时候微微有汗,流浊涕或黄涕,嘴巴渴,会有头痛,身体酸痛,恶风为主
中医内科学:桑菊饮
中成药:化痰橘红口服液,羚翘解毒颗粒,羚翘解毒丸
功效主治会写主治适用于风热痰热咳嗽,疏风解热
3、风燥咳嗽
咳嗽以干咳,呛咳为主,喉咙非常痒,有时又干又痛,鼻子口唇干燥为主;没有痰,或者痰粘连成丝不易咳出,甚至带血丝,初期也会略微伴有鼻塞头痛,身上微微怕冷甚至发热的感觉,因为有风邪在里面
中医内科学:桑杏汤
主要成分:桑叶,杏仁,贝母,沙参,滋阴润肺,宣散燥邪为主;有时会有麦冬,玉竹,石膏之母,偏于清热的药物
中成药:京都念慈菴(偏于润燥润肺,非常适合燥邪伤肺)
功效主治会写润燥,养阴润燥
多发病于秋季
4、说到风燥,接着再说一下凉燥(燥邪加寒邪)
恶寒,怕冷,头痛,无汗,感觉可能比风燥更强烈一些
润燥散风寒两类药物同时结合使用
无中成药
鼻子嗓子干呛咳干咳燥咳明显,伴有头痛鼻塞风寒表症
要把解表风寒类的感冒药和润燥类的咳嗽药配合起来使用
插播:风寒类感冒用药——清热颗粒,正柴胡冲剂,家中常备
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
临床表现:咳嗽声音闷,重浊;痰多且容易咳出,咳出后咳嗽症状有所缓解,痰质地厚,色以白色或发灰为主。
时间特点:早上起床咳不停,痰吐完就停止了;吃完饭后咳得厉害,油腻甜食后咳嗽症状加重,伴有胸闷,恶心,体倦,困顿,大便溏薄很稀,一般形体偏胖,大部分偏于痰湿咳嗽。此外,舌苔湿润,颜色很白,很厚,很腻,都偏于痰湿型咳嗽。
中医内科学:二陈汤或者三子养亲汤
中成药:二陈丸(典型的痰湿类咳嗽用的中成药)
咳嗽痰多,久病神倦气短乏力的脾虚症状属脾肺气不足,可适当加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健脾化湿配合二陈丸一起吃。
2、 痰热蕴肺
临床表现:咳嗽的急促感和痰湿一样以外,痰的质地厚,色偏黄,咳不爽,很难咳干净,带腥味,甚至带血丝;程度很重的情况下,肋骨胸协胀满,肋间疼,口干口渴等热症明显。平时喜欢喝酒,吃肥腻的东西,平时是湿热的体质,平时吃东西不注意,痰热攒的时间久了就引起咳嗽。
中医内科学:清金化痰汤
主要成分:桑白皮,黄芩,知母,贝母,瓜蒌仁,桔梗,清热化痰的药物为主,金荞麦,鱼腥草,葶苈子也是偏于清痰热的。
中成药:急支糖浆,化痰橘红口服液
功效主治:痰热为主
3、 肝火犯肺
木火刑金,类似锅在柴上烤,肝在肺之下
临床表现:与外感有区别的在于,会感到有一股气从胸腹部往上窜;不管有无痰,痰色如何,肝火犯肺咳嗽的最大特征是会随着情绪波动加重减轻,情绪波动是辩证要点。
中医内科学:泻白散 黛蛤散
主要成分:桑白皮,黄芩,知母,地骨皮 偏于清热的,清解化痰,清肝的
中成药:加味逍遥散,丹栀逍遥散
如果分辨不清,建议门诊医生搭脉辨别
4、 肺阴亏虚
干咳,痰粘,痰少为主,整体症状偏于阴亏(阴亏症状:嗓子干痒,声音嘶哑,手足心热,夜间盗汗,舌苔很红,基本没有舌苔)
一般很少见,肺部疾病后期常见
中医内科学:沙参麦冬汤
主要成分:北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百合,桑叶,甘草,川贝,滋阴润燥为主,或者滋肺阴润燥为主的
秋咳的主要原因
秋天气候干燥,本来身体很好的人也会喉痒咳嗽 ,干咳无痰。对于宝宝来说更是这样。
由于缺乏水分的湿润,秋季常可使宝宝的咽喉、鼻腔有干燥之感,秋燥之邪更易通过口鼻呼吸道或皮肤毛孔而侵犯入肺。因此,秋天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所以这个季节宝宝患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的宝宝增多。
秋天的燥咳,有温燥与凉燥之分。一般以中秋节为界线,中秋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故多出现凉燥。当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粘痰,不易咯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初发病时,还可有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凉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咯痰不爽,口干唇燥,舌苔薄白干
咳嗽食疗:
风热咳嗽症状:痰黄稠,口苦咽干,喉咙肿痛,小便短黄。治疗宜清热化痰止咳。
山药粥:把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食品粉碎机内,再加半碗水,将山药加工成稀糊状。然后倒入锅中,放火上烧,同时要不停地搅动,烧开即可。宝宝最好在空腹时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药粥可以分2—3次喂宝宝。
风寒咳嗽症状:鼻流清涕、咽痒、咳嗽频频、痰白稀薄。治疗祛风散寒、温肺化痰止咳。
生姜+红糖+大蒜:孩子患了风寒感冒,喝温热的生姜红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如果孩子同时还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孩子才肯喝。
燥咳的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咯,鼻燥咽干。治疗宜清肺润燥。
梨+花椒+冰糖:梨一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入20颗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对拼好放入碗中,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两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但有的孩子不喜欢花椒的味道,爸妈可自己选择少放点或不放。
不能辩证时:陈皮+白萝卜(去皮切成小片)适中,一起用小火煮10分钟后服用。
中医艾灸疗法
《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说明了肺脏疾患以及其他脏腑有病累及肺脏时,均会发生咳嗽。咳嗽究其发病原因虽然较为复杂,然撮要言之,不外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其病位主要在肺,若病程日久,随着病情的加重,可由肺及脾,由脾及肾。
咳嗽既是症状,又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凡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者,皆可按中医的咳嗽辨证论来治
风寒型
①艾炷隔姜灸:以灸风门、神阙为主,每穴灸7-10壮,每日灸1次。如用于慢性咳嗽,7-10次为1疗程。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3-4穴,每穴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温热为度,每日灸1-2次。
③白芥子敷灸:选取背部肩胛间区,每次敷灸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1疗程。敷灸处皮肤呈现红晕、发热,微痛或起泡。
④复方公丁香敷灸:取肉桂10g,丁香1g、麻黄5g、苍耳子3g、半夏5g、白芥子3g,上药共研细末,瓶贮备用。上方亦可加入细辛1g、人造麝香1g、苍术5g共研细末备用(苍桂粉)。敷灸前,先将患者神阙穴用温开水或75%酒精擦净,然后取药末适量用温水或酒精调成糊状,纳入脐内,外用胶布封好。1-2日换药1次。7-10次为1疗程。
灸疗原则
疏风散寒,宣肺宁嗽。以取手太阴,足太阳、任脉穴为主。
灸疗处方 风门、列缺、天突、神阙。
随症加穴
①发热甚者,加大椎;②鼻塞涕多者,加迎香;③咽痒咳频者,加孔最。
方义说明 风门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太阳主一身之表、督脉为阳脉之海,故首取风门穴,可祛风散寒,疏调太阳经气;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合穴,灸列缺可以宣肺宁嗽;天突能降逆气而利咽喉;神阙穴能激发正气,促进气血运行,泄出外邪。
风热型
症状表现——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咽痛咽痒,鼻流浊涕,头胀而痛,或伴发热,口干欲饮,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
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3-4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②针上加灸:每次选3-4穴,针刺用泻法,留针10分钟后,针上加艾圆灸,每穴1-2壮。
③薄荷叶敷灸:取鲜薄荷叶适量,捣烂如泥膏状,制成蚕头大药团数枚,敷灸时用手指轻压贴于穴位上,每次选2-3穴,每日敷贴1-2次。每次4-6小时。
灸疗原则 疏风清热,肃肺止嗽。以取督脉、手阳明、手太阴经穴为主。
灸疗处方 大椎、曲池、合谷、尺泽、太渊。
随症加穴
①咽痛甚者,加外关、少商(针);
②痰稠、量多者,加丰隆。
方义说明
大椎表散阳邪而解热;曲池为手阳明合穴,合谷为手阳明原穴,手阳明与手太阴相表里,二穴并用,可以清肺热化痰热;太渊宣肺止咳;尺泽清肺肃降。诸穴合用,表邪得解,肺气通调,则咳嗽自平。
痰湿型
症状表现——经常咳嗽,痰多易吐,冬春季节发作尤甚,咳声重浊,痰白质粘,胸闷胁胀,饮食欠香,身重易倦,舌苔白腻,脉象濡滑。严重者可出现气喘,腹胀、大便溏。若痰色转黄,苔色黄腻,则为蕴热之象。
灸疗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7-10壮,每日灸1次,7-10次为1疗程。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5-10次为—疗程。
③脐丹粉敷灸:取生黄芪、上肉桂、防风各等分,共研细末备用。敷灸前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神阙穴,趁湿撒药粉1g左右于脐窝,外用胶布或纱布固定,每3天换药1次,5-7次为1疗程。
④斑蝥发泡灸:用斑蝥粉如米粒大,置于肺俞、脾俞、肝俞上,用胶布固定,约12-20小时,揭去胶布,即见小水泡,任其自然吸收。如已溃破,则涂以龙胆紫液,盖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灸疗原则 燥湿化痰,宣降肺气。以取足太阳、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若痰湿化热,痰热蕴肺,则治拟清热化痰,肃降肺气。以取手阳明、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灸疗处方 痰湿型取脾俞、丰隆、肺俞、太渊、神阙。痰热型加曲池、太白。
随症加穴
①气喘者,加天突、膻中;
②胸闷胁胀者,加内关、支沟。
方义说明
脾俞补脾健运;丰隆运脾化痰降逆;肺俞、太渊理肺肃降;神阙补中益气,气行津布,痰湿自化。痰热患者,可加灸曲池、太白,清泄蕴热。如此脾肺同调,标本兼治,病可痊愈。
肺虚型:症状表现——咳嗽日久,痰液清稀量多,气喘,动辄尤甚,形寒肢冷,喜温畏寒,气短懒言,声音低微,自汗,容易感冒,纳呆便溏,甚则咳喘倚息,不得平卧,面浮足肿,心悸尿少,舌质淡胖或淡紫,舌下静脉青紫曲张,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细滑。
灸疗方法:
①艾炷瘢痕灸:每次选2-3穴,施灸前先用2%普鲁卡因适量,打一皮丘,在穴位上涂以蒜汁,然后用黄豆大艾炷连续进行直接灸,一般灸20-25壮,使局部出现焦痂为止。约经5-7日形成灸疮,可用生理盐水清创,消毒敷料覆盖,灸疮多在3-5周内愈合。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5-10次为1疗程,每一疗程间隔5-7天。
③毛莨敷灸:取毛莨全草洗净阴干,研末,密贮备用。敷灸时,每人每次取药粉4-6g,以鲜生姜汁调成稠膏救。用正中剪有绿豆大孔的胶布数块,将小孔对准肺俞、脾俞、肾俞、气海等穴位贴好。再取药膏如绿豆大。放于胶布小孔内的穴位上,上敷贴胶布以防药膏脱落。至局部有灼痛感,即可揭下药膏。此法宜晴天中午贴敷为好,连续敷灸3次为1疗程。
④白芥子敷灸:取炙白芥子、玄胡各21g,甘遂、细辛各12g,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敷灸时取粉末适量,用姜汁调成稠糊状,并加麝香末少许,敷贴于肺俞、脾俞、肾俞等背俞穴处。每次敷4-6小时,每隔10天1次。
⑤五倍子敷灸:将五倍子研细末备用,敷灸前先用75%酒精消毒脐窝,取五倍子粉适量,温水调成糊状。纳入脐中,外用胶布覆盖。2-3天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⑥三白膏敷灸:取白芥子、白矾各30g,共研细末,加适量面粉,用米醋凋成糊状,临睡前敷贴于穴位上,每次选用3-4穴,敷贴12小时后除去,5-10次为1疗程。
灸疗原则 温阳化饮,补肾纳气。以取任脉、足太阳、足阳明经穴为主。
灸疗处方 气海、神阙、肾俞、脾俞、肺俞、足三里、丰隆。
随症加穴
①气喘不平者,加定喘、关元;
②心悸不宁者,加心俞、内关;
③浮肿不退者,加阴陵泉、三阴交、命门。
方义说明 气海、神阙益肾纳气,培补元气;肾俞,脾俞温肾阳,健脾阳;肺俞补肺肃降;足三里、丰隆化饮祛痰,诸穴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效。目前广泛采用的“冬病夏治”法效果较好,即按上述处方,在夏季(三伏天)施灸治疗,可以防治冬季发病。
治疗期间可配合盐水早晚洗鼻。
网友评论